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滴流过滤:原理、误区和使用建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4 02:36:25
文档

关于滴流过滤:原理、误区和使用建议

滴流过滤是由多层滤盒叠加,抽屉式滴流,清洗上更为方便,滴流的干湿分离效果特别强大,是其他过滤比不了的。由于滤材不在水里,就不会像底过滤那样时间久了囤积有害杂质,而且和空气充分接触,硝化细菌形成速度也要比在水里快,分解杂质能力也要比在水里强。鱼缸很快就会进入最佳状态。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目录 隐藏 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2.滴流盒的工作原理 3.滴流上滤有哪几种? 3.1.成品小盒 3.2.成品大盒 3.3.DIY 超大盒 4.如何正确摆放盒子? 5.如何摆放滤材? 6.关于滴流的 6 大误区和建议。1、条件限制不想做或做不了底滤。
推荐度:
导读滴流过滤是由多层滤盒叠加,抽屉式滴流,清洗上更为方便,滴流的干湿分离效果特别强大,是其他过滤比不了的。由于滤材不在水里,就不会像底过滤那样时间久了囤积有害杂质,而且和空气充分接触,硝化细菌形成速度也要比在水里快,分解杂质能力也要比在水里强。鱼缸很快就会进入最佳状态。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目录 隐藏 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2.滴流盒的工作原理 3.滴流上滤有哪几种? 3.1.成品小盒 3.2.成品大盒 3.3.DIY 超大盒 4.如何正确摆放盒子? 5.如何摆放滤材? 6.关于滴流的 6 大误区和建议。1、条件限制不想做或做不了底滤。


滴流过滤是由多层滤盒叠加,抽屉式滴流,清洗上更为方便,滴流的干湿分离效果特别强大,是其他过滤比不了的。

由于滤材不在水里,就不会像底过滤那样时间久了囤积有害杂质,而且和空气充分接触,硝化细菌形成速度也要比在水里快,分解杂质能力也要比在水里强。鱼缸很快就会进入最佳状态。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目录 隐藏 1.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2. 滴流盒的工作原理 3. 滴流上滤有哪几种? 3.1. 成品小盒 3.2. 成品大盒 3.3. DIY 超大盒 4. 如何正确摆放盒子? 5. 如何摆放滤材? 6. 关于滴流的 6 大误区和建议

1、条件限制不想做或做不了底滤。

2,成品水族箱改造,原上滤空间小过滤差,需要拓展过滤。

3,不想使用反气举的鱼友,因其不美观还占用鱼缸空间。

4,阳台小池小缸,对过滤有要求的。

符合以上四点,滴流上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滴流盒的工作原理

潜水泵将鱼缸中的水抽到过滤盒顶层,水通过多孔雨淋管均匀的撒在过滤棉上,透过滤棉再以滴流形式流经每盒滤材,最后集中流进底层的集水槽,再由集水槽引导流回鱼缸。

滴流上滤有哪几种?成品小盒

单盒尺寸:16*12*7cm,单盒容量:0.7L,过滤宽度不超过 12cm。一般适用窄缸。

成品大盒

单盒尺寸:30*17*7cm,单盒容量:3.5L,一般适合较宽鱼缸。

DIY 超大盒

DIY 超大盒,一般用周转箱来做。周转箱尺寸根据需求选择。强大的某宝已有成品在售。动手能力强的就自己做。

如何正确摆放盒子?

小盒一般都有溢流槽结构,为了防止滤棉堵塞后溢出盒外。

因此此类滤盒就有个摆放问题,一般推荐把溢流一端摆放在同侧。这样水流更均匀,就算以后过滤棉堵了,溢出的水也会直接流回鱼缸,如果错开的话,没经物理过滤的水会流进生化过滤,污染滤材。

如何摆放滤材?

如果对水质 PH、硬度没要求,只想要最好的过滤效果的,顶层全过滤棉,剩下的全生化滤材。如果你对水质 PH、硬度要求很高,最后一层可以摆放水质调节型滤材,如火山石,珊瑚骨。

关于滴流的 6 大误区和建议

误区 1:盲目决定滴滤系统规模,剑走偏锋。表现为滤箱很丰满,不是“联排别墅”就是“高楼大厦”,而滤材很骨感,毫无依据的在滤箱里或多或少地堆砌滤材。实际上硝化细菌的活性远比数量更重要,硝化细菌活性受到水泵流量的影响,建议水泵流量达到每小时水体的 5 倍以上最少。硝化细菌是异养细菌,其繁殖需要氨盐,而每天喂食固定,其能得到的氨也固定,也就是说硝化细菌繁殖并不是空间越大,繁殖越多,而是受到喂食的限制。因此盲目的大过滤毫无意义。

建议:体积在总水体百分之十到二十就可以。根据滤材的体积决定滤箱的规模。

误区 2:水流量与滴流量不匹配,认为滴滤的过程就是水滴在滤材上流走的过程。表现为水泵送来水流量低于滴流的流量,水流只在滤箱的局部区域毫无停留地流入下层,造成不是所有滤材表面都参与工作,水流也不是“缓慢”地流过滤材而是找捷径穿越,不能与硝化细菌有效的“亲密接触”,无法实现生化过滤。事实上这样的系统里也培养不出硝化细菌。

建议:合理的水泵流量与滴流量之比为 1.1:1。先用最大流量使滤箱中的滤材完全浸润在水中后,再用阀门调节水泵流量,使流入与滴出的水流量比为 1:1(进出平衡)或稍有溢流。这样硝化细菌才能在充分浸润的滤材上生长,水流也有足够的时间流过所有滤材表面而被生化过滤。

误区 3:单个滤箱没有溢流板和溢流通道,只在滤箱底部打孔后罗列起来。表现为不能充分利用滤箱的空间摆放滤材,无法将滴滤系统的水流调校到最有效状态。

建议:参照正牌的滴滤箱,设置溢流板和溢流通道。滤材可添加至溢流板的高度。最大限度装满滤材后,高效的滴滤水流应该是:第一层(物理过滤)的水全部滴入第二层(生化过滤)并产生少量溢流,第二层流过滤材的水连同少量 溢流滴入第三层,同时也产生少量溢流。流过第三层滤材的水和少量溢流滴入第四层,允许少量溢流的目的是保证水体在每层滤箱里获得最长的过滤途径。

误区 4:滤箱滴流孔没有经过流量计算或者实验来确定孔径与数量,也没统一划一,仅仅为打孔而打孔。表现为各级滤箱的滴流速度不一样,会在某几个滤箱出现“误区 2”的现象,导致滴流系统功效低下或者失效。

建议:各级滤箱的滴流孔,务必要根据设计流量确定孔径与数量,并做到布局、数量、大小一致,这是 DIY 滴滤系统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进而才能调试出一套流入 / 滴出平衡的滴滤系统。

误区 5:替代物作为滤箱,滤箱与滤箱紧密相连。表现为滴流空间没有空气流通。硝化细菌需要充足的氧气,每级过滤都要消耗水里的氧气,上级的水流滴入下级时不能与新鲜空气接触,得不到补充氧气的机会,下级过滤可能就处在缺氧状态而无法进行生化过滤。这种状态就完全失去了滴流的意义,特别是那种摩天大楼似的多级滴滤系统。

建议:给密闭的滤箱适当开点通风孔。滴滤系统的关键就在于利用滴溅方式扩大水与空气的接触,增加溶氧量以满足硝化细菌需要的大量氧气,并保持水体有足够的含氧量。

误区 6:缺乏硝化细菌常识。表现为透明的滴滤箱放在光亮处。硝化细菌嗜氧厌光,光亮会抑制硝化细菌生长,从而难以建立高效硝化系统。

建议:给透明滤箱遮光,放黑暗隐蔽处。

还有些极具个性的误区就不在这里罗列了。有些貌似强大的滴滤系统,因为沾上了这些误区,实际只是一个物理过滤系统或者是个效率低下的生化过滤系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三层滴流盒内滤材的摆放顺序

三层滴流盒内滤材的摆放顺序如下图所示:

滴流过滤的原理:在鱼缸里的水泵先将水抽到过滤盒最顶层,然后通过雨淋管的方式均匀的把水撒在过滤棉上进行过滤。每一层的水通过滴水的方式流到下一层,最后完成过滤的水都集中在底下水槽中,再经集水槽引导回到鱼缸。

扩展资料

首先滴流盒是放在鱼缸的顶部使用的,比较占空间。但实际上,如果为了更美观的话,我们可以把滴流盒接个比较长的管子。放到其他地方,比如说鱼缸旁边的桌子上面。这样就不大会影响到观赏性的问题。而且在更换滴流盒的滤材的时候,还可以更加方便操作。

第二个让滴流盒发挥更大的效果是,滴流盒的层数越多越好,也就是每一层里面的滤材放得越多,过滤出来的效果,水质更加清澈。因为这样水更加充分的功率才接触一层一层下来,最后滴出来的水就是非常干净的。

最后就是在滴流盒里面尽可能多地用到各种各样的滤材,不要太过单一。因为不同的滤材在过滤流程里面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我们的滴流盒里面从上到下的滤材是:生化球,过滤棉,生化棉,陶瓷环生化环。如果按照这个滤材顺序搭配滴流盒,基本最后一层流出来的水是没问题的。

滴流式过滤是怎样造流的?

“滴流式过滤器”是一种水质处理的古老技术。

滴流式过滤在1963年时,由Hellmuth Wachtel所著的《Aquarium

Hygiene》(《水族众生》)一书中被发现可用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上。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滴流式过滤器才在荷兰再度在海水水族箱中被实际应用。珊瑚砂和海底的贝壳都可以用来作为水滴通过的材质,但由于过去的使用经验有好有坏,所以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去了解其原理,以便于改善其作用过程。因此产生了新一代的滴流式过滤器,它能够满足要求“有效、活力、可抵抗任何运转及动力中断”的过滤器之需求。最初用来反对这种过滤系统的理由,例如:养份损失、二氧化碳的流失、大量的蒸发作用、维护困难、运转太慢以及pH值不理想等等,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最新的滴流式过滤器中装有生物过滤球(Dupla系统),它符合所有的必要条件,而且没有前述的任何缺点。

过滤系统中,什么是滴流,什么是溢流?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滴流,指的是水和滤材接触的一种方式,水族箱循环水管出来的水,经由一个较大体积和落差的滤材容器,由于空间较大,水流不能充满整个空间,形成水流成细流或水滴型态,缓慢自上而下滴流过滤材,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水的含氧量,从而提高流经滤材时的生化过滤作用,即硝化作用。

溢流,指的是水流出水族箱的一种方式,即水族箱中水位提高到溢流口高度才会流出,而经由水泵将经过过滤的水补充回水族箱,周而复始的循环。好处是:当停电时,水族箱水不会继续流出造成家里“水漫金山”。

文档

关于滴流过滤:原理、误区和使用建议

滴流过滤是由多层滤盒叠加,抽屉式滴流,清洗上更为方便,滴流的干湿分离效果特别强大,是其他过滤比不了的。由于滤材不在水里,就不会像底过滤那样时间久了囤积有害杂质,而且和空气充分接触,硝化细菌形成速度也要比在水里快,分解杂质能力也要比在水里强。鱼缸很快就会进入最佳状态。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目录 隐藏 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滴流上滤? 2.滴流盒的工作原理 3.滴流上滤有哪几种? 3.1.成品小盒 3.2.成品大盒 3.3.DIY 超大盒 4.如何正确摆放盒子? 5.如何摆放滤材? 6.关于滴流的 6 大误区和建议。1、条件限制不想做或做不了底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