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察了一下,还不错,地图鱼状态依旧,也就是说,依然有互动行为,知道索食,招财猫也一切正常,黑食水虎呢,也不像之前那么担惊受怕了。不过,突然间我发现,原来招财猫的鱼缸内,一夜之间冒出来大量的蛋白虫,这不是很奇怪吗,之前并没有发现那么多,只是极少数。
我们从最早讲起,就是黑斑水虎鱼小的时候入缸那会,因为鱼缸的水质有那么一点白浊,所以我把鱼缸灯侧放在鱼缸正面的上方,以45度角斜照着鱼缸。我说这是个自欺欺人的方式,因为它看不到水体白浊,也就不着急乱折腾,之后呢,水质稳定以后就一直没动,直到今天才改过来。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最靠近鱼缸灯的地方,褐藻最多、蛋白虫也最多,每次都是如此,屡试不爽。而现在黑食水虎的鱼缸灯,还是斜放的,只是之前没有蛋白虫。
为什么之前有招财猫在,鱼缸没有蛋白虫呢?那么,为什么之前招财猫在这个鱼缸内,我几乎没有发现蛋白虫呢?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我还加大了招财猫的投喂量,投喂的都是那种汤汤水水的冰冻海鱼。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招财猫这个东西的个体太大,又喜欢贴着鱼缸走,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擦拭鱼缸,所以说,这个蛋白虫就被它不断地从缸壁上擦下来,然后在滤材或者水体中隐藏。等到昨晚把招财猫倒走以后,只剩下来一条黑食了,水体更加静止了,所有的蛋白虫都从暗处倾巢而出,因此,就看到缸壁上大量的蛋白虫爆发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另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这些鱼缸的滤棉,我都没有清洗,至少也有两个月了,估计已经快烂掉了,蛋白虫自然不会少了。
处理方法倒也简单,只需要时间,黑食的摄食量不大因为之前的饲养密度大、投喂量大、招财猫的个体也大,所以蛋白虫才能得以大量繁殖。现在可不同以前了,黑食本身的饭量小,个体也小,就它一条鱼,地图鱼也挪走了,再加上擦拭一下缸壁、清洗清洗滤棉或者直接更换滤棉,持续换换水,黑食水虎这家伙入缸后一两天也不必投喂,那么,鱼缸内的有机物就可以迅速减少。
如果有可能的话,再放点小草金之类的小鱼,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掉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对于鱼缸内的蛋白虫来说,并不是什么请神容易送神难,关键就是一个动手能力和耐心罢了。
只是说,蛋白虫的这些特性我们要注意,要勤于观察、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缸新换的水后,又发现,沉木上长了很多条状的虫软,还有条状的白色一动一动的!急求怎么处理?
这些条状虫软和白色条状物可能是蛋白虫和涡虫。以下是处理方法:
1. 过滤清洗治理法:加强鱼缸的过滤系统,增强水流,让过滤材料有机会吸附蛋白虫。定期清洗滤材,用原缸水分批勤快的洗洗,但这种方法不能一网打尽。
2. 强烈爆养法:多弄几个氧泵,加大氧气的供给量,基本上8个小时可以消灭绝大部分。
3. 换水治理法:水质过老过肥,定期的换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缩短换水周期减小换水量,也就是说少量多次换水。
4. 药物治理法:如果蛋白虫不是危险性很高的虫,我认为不必用除虫的药来承担这鱼死了虫还没死的风险。这里的药是指盐。(保持4/1000的盐浓度适当的升温,虫就会脱落。但最好配合以上三点效果更佳。
5. 生物治理法:吃蛋白虫的鱼很多,如七彩神仙类、曼龙、反游猫等等。吃缸内的这些蛋白虫及脏东西非常有效率。而且不易被龙鱼给当点心。最好以二三十工分的缸一只最为有效。可以丢几条曼龙在底滤槽里效果更佳。
总的来说,处理鱼缸中的蛋白虫和涡虫需要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理,包括加强过滤、定期换水、调节水质、使用药物以及增加食肉鱼类等生物治理措施。但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同时注意安全,避免对鱼缸中的生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怎么去除在给鱼缸换水之后产生的小白虫?
其实鱼缸中出现这种小虫也不用慌,从你所拍的照片来看,这是鱼友们常说的蛋白虫,这在养鱼中确实很常见,主要原因是鱼缸中的水蛋白含量过高引起的。结合你之前的一些操作,踏火个人建议你入下来处理可能会比较稳妥一些。首先是要停喂或是减少投喂量,因为你一下子换水一半而且又在水中加了盐,这样对整个硝化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再继续按之前的量来投喂则很容易引起水质变浑,这样对鱼极为不利而且水一浑要处理起来也会更不好处理,等水质稳定之后再按正常的量来喂(最好是将投喂量较之前的稍减少一些)。
另外通过停喂也可以让鱼缸中的鱼吃掉一些这些小虫子,当然如果你以为鱼来吃比较慢,则也可以通过药物来处理,但是这种对水质和整个过滤都有较大的影响(个人并不建议这样来操作),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慎重。例如比较常用的肠虫清、甲硝唑之类的都可以将这些虫子杀死掉,但死掉之后要注意水质,要不也容易引起水中氨氮之类的有害物升高。
同时注意过滤的化情况,最好是将过滤中的 生化棉 (过滤棉)拿出来清洗一下,将上面的脏物清洗干净可以起到减少水中蛋白的含量,同时一些蛋白虫也会附在上面这时也可以顺便一起清洗掉,只要水中的蛋白含量得到控制这些小虫会慢慢减少。人工清除的方法所谓的人工清除,主要在于减少投喂量、擦拭缸壁、清洗或者更换滤棉、换水等方式相结合。可以拿刷鱼缸用的刷子或者过滤棉擦拭清楚。这个办法费时费力,对于鱼缸内某些地方的蛋白虫还无法有效清除。
这种方式需要短期内的持之以恒,一般的蛋白虫在一周后就可以迅速消失,想要在一两天内,就把它们完全清除掉,基本上是没有那种可能性的,蛋白虫对于大部分观赏鱼的危害并不大,我们也不必急于一时,生物治理大部分的小型观赏鱼,都是可以直接摄食蛋白虫的,比如说: 孔雀鱼 、灯科鱼、蓝曼龙、食蚊鱼、玛丽鱼、月光鱼等等。这种方式是最为保险的,如果能够结合上述的人工治理方式,蛋白虫也会很快清除掉的。
换水。用刷子或者过滤棉清除蛋白虫后,水中会有蛋白虫尸体漂浮。清除蛋白虫后,水中会有大量的蛋白虫尸体或者活的蛋白虫和虫卵。这个时候要及时换取1/3水。为清除水中的蛋白虫尸体,防止破坏水质,降低水体的有机物含量,阻止蛋白虫繁殖。日常防止蛋白虫爆发,可以通过加强换水,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还可以养两三条龙一劳永逸,防微杜渐。
以上是我对付蛋白虫的办法,敲出来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觉得实用就点赞加关注。盐或者高锰酸钾等蛋白虫这个东西,事实上在具体专业的书籍中,根本就不会有这个名词出现,这是鱼友们对它们的俗称,不过,总的来说,它们和一部分线虫有所类似,至少它们怕盐。因此我们是可以在鱼缸中进行下盐清除掉的,但是有几点注意事项:就是需要一定的盐度,而且在下盐之前一定要擦拭缸壁,让缸壁上的蛋白虫落地。
之后我们会看到大部分的蛋白虫迅速死亡,然后抽底换水一次。这样才能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可以反复做几次,结合人工清除、或者生物治理,这样的疗效会很快。再者可以使用到高锰酸钾浸泡,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把观赏鱼暂时移除,之后使用维生素C片进行还原,也可以还原后适度换水一部分、或者抽底换水等工作都要去做,这样也能够把蛋白虫清理干净。
杀虫药治理。由于杀虫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残留,而且药量极其不容易掌握,所以不建议新鱼友们使用。总而言之,上述的这些方法一定都好用,但是需要多方面的有效结合,还有就是要有耐心,更不要在此期间再去加大投喂量,需要做一定的停食处理。
我得招财猫鱼身上都是白点
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因小瓜虫不耐高温,一般25℃以上就会停止发育,当水温升至28~30℃时,就会自然死亡。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治疗并不太麻烦。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后,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药物治疗时,可在鱼缸中用0.1ppm的亚汞作药浴处理。对病重的鱼,可用2ppm的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
白点病的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
白点病的治疗方法: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治疗药物:1。也可用5%盐水浸泡数天;2。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3。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4。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6。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
注:亚汞、孔雀石绿,是剧毒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极易至癌。故不推荐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疗上也应避免使用
注:孔雀石绿在化学上称为碱性绿,分子式为:C23H26N2,分子量为:346.4,在工业上可用作绿色染料。但鱼病治疗方面也应用很多(尤其渔场),可用于多种鱼体外寄生虫和病原体(包括:霉菌、细菌、皮肤与鳃部的吸虫感染等等),临床治疗已被证实有效的病症包括:白点病、水霉病、丝霉病、皮肤黏液病等等。
注:红汞是一种外用药,浸泡也是一种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浓度和时间。在初期只是身体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后期,全体皆是,那么稀释之后擦与浸泡是一样的。擦拭只是局部,大可不必稀释,因为擦拭是将鱼先捞出,这样的鱼脱水时间不应该很长,稀释擦之后马上放入水中,药效大失,疗效不大。所以,局部是可以擦拭的,但不应该稀释,如果是全身,那么应该浸泡。因为全身擦拭,鱼鳃是很难擦到的,操作也很难,操作不慎还会对鱼鳃造成外伤。追问我只放了黄粉,水也换了,温度调到三十以上,这样能抑制住吗? 有一条已经全身都是了
追答应该可以,先这样弄几天看看!
急、招财猫鱼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加粗盐,鹦鹉的话加到5%的比例应该没问题的,因为我加过。别用高锰酸钾了,太难弄了,换水要好几次,黄粉是可以用的,但是控制好比例.
我一个小猫刚45*35的用的比例是挖耳勺的三、四勺,水位是25那么高,你可以参考下比例,但是我草缸里面是小鱼 ,鹦鹉应该抗药一些的。另外不用把鱼捞出来。庆大霉素是预防更好,治疗效果不怎么地,再说治疗方面也是治疗肠炎的,不对症。瓜虫用盐就行了,这几天别投饲料了,至少三天别投饲料,水温加到30吧,如果你的缸里面的水不是新换过的,那么就换掉原水比例的1/3,加困好新水,然后在加盐,加黄粉,加热是必须的,灯不一定非要开着,猫也别投饲料。
如果你的猫是喂活饲料,我以前是喂泥鳅的,这样容易生病的,把买回来的泥鳅单独饲养一段时间,然后在投,而且加点盐。盐可以杀死很多鱼身上的不耐盐的细菌和寄生虫的。很省有很有效。现在身上黑黒的应该没事,是一些黑色素的析出,会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