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蜜袋鼯弃养幼崽怎么办?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04 02:36:54
文档

蜜袋鼯弃养幼崽怎么办?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别说老虎了,哪怕是最常见的猫咪和狗狗,也偶尔会出现弃养幼崽甚至吃掉幼崽的情况,甚至很多家里养宠物的铲屎官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可是关于这一点,大部分铲屎官并没有真的去重视。人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习惯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模式套用在宠物身上。打个比方,仓鼠分笼饲养是个常识,可偏偏就有些小公主认为“只养一只仓鼠它很寂寞”,然后养了一对或者好几只,一番搏斗后只存活下来一只,然后小公主又开始哭唧唧,到处去散布“仓鼠很残忍,同类也会自相残杀”的言论。说到底就是没有贯彻科学饲养的方针,把宠物太过拟人化。
推荐度:
导读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别说老虎了,哪怕是最常见的猫咪和狗狗,也偶尔会出现弃养幼崽甚至吃掉幼崽的情况,甚至很多家里养宠物的铲屎官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可是关于这一点,大部分铲屎官并没有真的去重视。人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习惯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模式套用在宠物身上。打个比方,仓鼠分笼饲养是个常识,可偏偏就有些小公主认为“只养一只仓鼠它很寂寞”,然后养了一对或者好几只,一番搏斗后只存活下来一只,然后小公主又开始哭唧唧,到处去散布“仓鼠很残忍,同类也会自相残杀”的言论。说到底就是没有贯彻科学饲养的方针,把宠物太过拟人化。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别说老虎了,哪怕是最常见的猫咪和狗狗,也偶尔会出现弃养幼崽甚至吃掉幼崽的情况,甚至很多家里养宠物的铲屎官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可是关于这一点,大部分铲屎官并没有真的去重视。

人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习惯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模式套用在宠物身上。打个比方,仓鼠分笼饲养是个常识,可偏偏就有些小公主认为“只养一只仓鼠它很寂寞”,然后养了一对或者好几只,一番搏斗后只存活下来一只,然后小公主又开始哭唧唧,到处去散布“仓鼠很残忍,同类也会自相残杀”的言论。

说到底就是没有贯彻科学饲养的方针,把宠物太过拟人化。

弃养和食子现象也是如此,发生了以后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种宠物吃孩子很过分、很恐怖、以后别养了,只有真正负责的铲屎官才会去想问题出在哪里,以后怎样去改善。

蜜袋鼯也会出现弃养现象和食子现象,虽然出现的概率不算很高,但也必须引起所有铲屎官的重视,防患于未然,真的出现了的话就尽量止损,能补救就补救,不能补救的话那就没辙了,有些蜜袋鼯确实不适合当妈妈。

一般来说像仓鼠、兔子这样的宠物弃养幼崽的主要原因是铲屎官打扰过度,或者随便去触摸幼崽,让雌性宠物感到了威胁,才放弃育幼。

虽然蜜袋鼯不是啮齿动物,但它们弃养幼崽也会有这个原因,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具体分析的话一共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具体原因。家里养了一对蜜袋鼯的朋友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选择应对方法。

应激障碍 目录 隐藏 1. 应激障碍 2. 营养缺乏 3. 没有经验 4. 信息素异常

大家对应激反应这个名词应该都不陌生,特别是养过宠物的铲屎官,大多都知道宠物应激的危害。蜜袋鼯如果生活在一个它自己都不熟悉、不信任的环境中,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引发应激反应,更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应激障碍,需要很久才能缓过来,也有可能直接缓不过来了。

这种连生活都处于高压状态的情况下蜜袋鼯很有可能出现弃养现象,因为育幼真的很需要精力。

但如果蜜袋鼯很信任铲屎官,跟铲屎官的感情很好,那铲屎官随便伸手去摸它的宝宝也不会出什么问题。所以如果你家的蜜袋鼯生了宝宝,但是你跟蜜袋鼯的感情还没培养到位的话,就要少去打扰。

营养缺乏

其实营养缺乏这一块能分成好几部分来写,我以后会单独写一篇关于蜜袋鼯营养摄取的文章,这里先简单说一下关于营养缺乏的不同情况。

首先大家要知道,无论是人还是宠物,怀孕、哺乳和育幼都是非常耗费能量的事,如果怀孕期间和育幼期间的雌性蜜袋鼯本身都瘦得像竹竿,那它肯定没有多余的营养去分给宝宝,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很多弃养现象也都是因为食物短缺,雌性动物本身就没什么充足营养,这同样也是食子现象的主要原因,因为把幼崽吃掉也可以为母体提供一些能量。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雌性动物生下了不止一个幼崽,那么在营养不充足的情况下它有很大概率会遗弃弱势个体。

投喂过流浪猫的同学们应该见过这种情况,就是同一窝的小奶猫,有些强壮的会越来越强壮,而原本瘦弱的则会越来越瘦弱,猫妈妈去哪里也喜欢带着强壮的奶猫,有时候带着奶猫搬家就直接把弱小的奶猫留在原地不管了。

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流浪猫跟野生动物很像,它们要考虑后代的成活率,把有限的资源优先分给强壮的后代,而瘦弱的后代能活下来的概率本就很低,所以会被母亲遗弃,甚至吃掉。

蜜袋鼯也是这样,只生一只还好,如果是双胞胎的话铲屎官就要时刻注意观察,防止种间压制现象的发生,如果相对瘦小的幼崽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和食物,铲屎官就要考虑手养了。

没有经验

这也是蜜袋鼯弃养幼崽的原因之一,有时候初次当母亲的蜜袋鼯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就会缺乏育幼意识,第二次繁殖就会好很多。

当然了,本能是一方面,性格又是另一方面,不是所有蜜袋鼯都能很快适应母亲的这一身份,有时候幼崽在身上乱爬,或者进食母乳时太过用力,都会让雌性蜜袋鼯感到不适,从而把幼崽丢在一边自己去笼子里快乐玩耍。

一般这种情况下铲屎官只能加大监管力度,雌性蜜袋鼯如果实在不想带孩子,就只能由铲屎官亲自带了。

关于蜜袋鼯幼崽的手养方法我上次写过专门的文章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文章列表里翻一下。

话说我有一个养蜜袋鼯的粉丝,她家的蜜袋鼯就是这种情况,虽然也会给幼崽喂奶,但经常不耐烦,喂了没一会儿就把宝宝推开自己出去玩了。试了很多种方法还是没用,最后她把宝宝拿出来亲自喂食、手养,蜜袋鼯宝宝才顺利活了下来。

第二年那只雌性蜜袋鼯又生了崽,这次就规矩多了,好好把孩子带到了断奶,应该跟生第一胎时雌性蜜袋鼯年龄比较小也有关,没有经验和当母亲的觉悟,后面会自行改善。

信息素异常

信息素又叫外激素,是动物个体散发出的外部激素,被其他同类个体感受到以后会引发一系列社交行为,例如求偶、敌对、保持友好等。

而如果这一窝蜜袋鼯里面的雄性蜜袋鼯、雌性蜜袋鼯或蜜袋鼯幼崽中任何一方的信息素分泌异常,都会导致其他个体出现异常行为,再反馈到出现问题的个体本身上。

这个是天生的,出现的概率极低,也没什么直接的改善方法,就是不适合生娃,而幼崽太小时被遗弃也很难去手养成活,如果真是这种状况铲屎官只能带雄性蜜袋鼯去医院做绝育,不让它们再繁殖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蜜袋鼯第一窝把自己两个孩子都吃了是怎么回事?

蜜袋鼯第一窝吃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可能有很多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营养缺乏:怀孕和育幼需要大量能量和营养,如果母蜜袋鼯本身营养不良,就可能没有足够的营养来喂养幼崽,导致幼崽被吃掉。

2. 激素水平异常: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母蜜袋鼯出现异常行为,包括吃掉自己的幼崽。

3. 经验不足:如果母蜜袋鼯没有足够的育幼经验,可能会因为不知道如何照顾幼崽而将它们吃掉。

4. 保护自己:当母蜜袋鼯感到威胁或受到惊吓时,可能会将幼崽吃掉,以保护自己和剩余的幼崽。

5. 防止食物短缺:如果食物供应不足,母蜜袋鼯可能会选择吃掉一些幼崽来减少食物消耗,以保护其他健康的幼崽。

6. 避免竞争资源:如果一个巢穴中的蜜袋鼯数量过多,母蜜袋鼯可能会吃掉一些幼崽来减少竞争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每只蜜袋鼯的情况都可能不同,因此无法确定具体原因。如果您发现这种情况,请尽快将母蜜袋鼯与幼崽分开,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关注。

小蜜袋鼯已经可以出袋自己玩了还是被吃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母蜜

天哪,你居然让小蜜袋到处碰,未成年之前的小蜜袋不要到处碰,切记!为什么母蜜袋会吃掉就是因为它有别的物种的气味,即使是没吃掉也有被弃养的风险。前两个月尽量不要让小蜜袋接触别的物种,你在和小蜜袋互动的时候不要离开母蜜袋的视线,两个月后完全了就可以放心玩了

蜜袋鼯崽子从袋子里掉出来怎么办?

蜜袋鼯崽子从袋子里掉出来,塞回去就可以了。

蜜袋鼯是一种有袋动物,蜜袋鼯大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蜜袋鼯的身体两侧拥有滑行膜,从手关节延伸到脚踝,有利它们在树林间滑行。

食性

蜜袋鼯属于杂食性动物,以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偶尔也吃一些富含花蜜的花朵和水果;蜜袋鼯属于夜行树栖动物,经常是在夜间出来寻找食物;蜜袋鼯好群居,常常40至50只成群地在同一地盘活动。

飞行

活泼的蜜袋鼯是一群小吃货,大约1000平方米的森林才能为一只蜜袋鼯提供充足的食物。为了更加方便地在树林中穿行觅食,蜜袋鼯可以从一棵树直接“飞”到另一棵树上,蜜袋鼯前腿和后腿之间的皮肤变得非常宽大,成为垂在身体两侧的宽大皮膜。只要蜜袋鼯使劲伸直四肢,它们就能从树顶跃起,能在半空中滑翔。

凭借四肢和皮膜的活动,加上长尾巴这个好用的方向舵,蜜袋鼯可以随意控制滑翔的方向和距离,它们最远能飞出大约50米远,既可以轻松来往于森林的每一个角落。

饲养方法

蜜袋鼯白天要在笼箱中休息,到了晚上才会开始活动。饲养箱要尽可能大一些,箱中需要放入树枝,以便蜜袋鼯上下活动,如果饲养的蜜袋鼯不止一只,最好把新成员放入不同的饲养箱中。蜜袋鼯白天要在暗处休息,所以要选一个遮光性较好的笼箱才行。虽说木制鸟用笼箱容易被便便弄脏,也容易被蜜袋鼯咬坏,但这个材质的笼箱透气性很强,只要定期换新的笼箱就好,为了方便蜜袋鼯上下活动,可以在笼中放进一些树枝。如果饲养箱比较高,还可以在顶部加一些树枝,蜜袋鼯用前足抓住树枝的动作也可以帮它磨平趾甲。

可以选用蜜袋鼯专用饲料为主,苹果、番薯、胡萝卜、香蕉等切成小块的蔬果为辅。蜜袋鼯是杂食性动物,也可以买一些给甲壳虫食用的昆虫饲料给它吃。如果饲养的蜜袋鼯数量很多,箱底就很容易被便便弄脏,可以铺一层带网眼的隔板,下面再铺一些卫生纸或报纸。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一 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二 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 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

(3)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处偏差大。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2)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图安装组合。

(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4)模板两侧松紧不一,未进行模板柱箍和穿墙螺栓设计。

3、预防措施

(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2)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成排柱子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4)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四 板模板缺陷

1、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

(1)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度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3、防治措施

(1)现浇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有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撑面要平整。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支撑再软土地基上,应先将地面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再地面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

(3)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

五 墙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

(2)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

(3)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

(4)墙角模板拆不出。

2、原因分析

(1)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

(2)模板间支撑方法不当,如只有水平支撑,当1墙振捣混凝土时,墙模受混凝土侧压力作用向两侧挤出,1墙外侧有斜撑顶住,模板不易外倾;而1墙与2墙间只有水平支撑,侧压力使1墙模板鼓出,水平支撑推向2墙模板,使模板内凹,墙体失去平直;当2墙浇筑混凝土时,其侧压力推向3墙,使3墙位置偏移更大。

(3)角模与墙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时间太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力过大。

(4)未涂刷隔离剂。

3、防治措施

(1)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强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两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

(3)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

(4)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应有模板设计确定。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六、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3、防治措施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模板。

(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七 结构变形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组拼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随部分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达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面变形。

3、防治措施

(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蛤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不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8)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八 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无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杠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九 脱模剂使用不当

1、现象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

(3)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现装饰质量。

3、防治措施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十 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到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2)地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未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十一 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1、现象

由于封闭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气孔等缺陷,高柱、高墙模板未留浇捣孔,易出现混凝土浇捣不实或空洞现象。

2、原因分析

(1)墙体内大型顶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易使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导致混凝土不实。

(2)高柱、高墙侧模无浇捣孔,造成混凝土浇灌自由落距过大,易离析或振动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捣不实。

3、防治措施

(1)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门窗洞等)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2)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

十二 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1、现象

由于模板支撑体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

2、原因分析

(1)支撑选配马虎,未经过安全验算,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

(2)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

3、防治措施

(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达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作扒钉固定好。

(3)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

(4)支撑体夭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加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

(5)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

十三 顶板模板缺陷

1、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

(1)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以及刚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底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3)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将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筑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

3、防治措施

(1)楼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由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撑在软土地基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3)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铺到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

(4)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钢木模板混用时,缝隙必须嵌实,并保持水平一致。

十四 墙模板缺陷

1、现象

(1)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

(2)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

(3)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

(4)墙角模板拆不出。

2、原因分析

(1)钢模板事先未作排版设计,未绘排列图;相邻模板未设置围檩或间距过大,对拉螺栓选用过小或未拧紧;墙根未设导墙,模板根部不平,缝隙过大。

(2)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或因选用的对拉螺栓直径太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而被拉断。

(3)混凝土浇筑分层过厚,振捣不密实,模板受侧压力过大,支撑变形。

(4)角模与墙模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时间太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力过大。

(5)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后被雨水冲走。

3、防治措施

(1)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木方定位外,相互间均应用剪刀撑撑牢。

(3)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刚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一般采用Φ12-Φ16mm螺栓)。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本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4)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5)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

(6)墙根按墙厚度先浇灌150-200mm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模板上口应用扁钢封口,拼装时,钢模板上端边肋要加工两个缺口,将两块模板的缺口对齐,板条放入缺口内,用U形卡卡紧。

(7)龙骨不宜采用钢花梁,墙梁交接处和墙顶上口应设拉结,外墙所设的垃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

十五 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十六 楼梯模板缺陷

1、现象

楼梯侧帮露浆、麻面,底部不平。

2、原因分析

(1)楼梯底模采用钢模板,遇有不能满足模数配齐时,以木模板相拼,楼梯侧帮模也用木模板制作,易形成拼缝不严密,造成跑浆。

(2)底板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

3、防治措施

(1)侧帮在梯段处可用钢模板,以2mm厚薄钢板模和8号槽钢点焊连接成型,每步两块侧帮必须对称不使用,侧帮与楼梯培养帮用U形卡连接。

(2)底模应平整,拼缝要严密,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若支撑杆细长比过大,应加剪力撑撑牢。

(3)采用胶合板组膈模板时,楼梯支撑底板的木龙骨间距宜为300-500mm,支承和横托的间距为800-1000mm,托木两端用斜支撑支柱,下用单楔楔紧,斜撑间用牵杠互相拉牢,龙骨外面钉上外帮侧板,其高底与踏步口齐,踏步侧板下口钉1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文档

蜜袋鼯弃养幼崽怎么办?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别说老虎了,哪怕是最常见的猫咪和狗狗,也偶尔会出现弃养幼崽甚至吃掉幼崽的情况,甚至很多家里养宠物的铲屎官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可是关于这一点,大部分铲屎官并没有真的去重视。人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习惯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模式套用在宠物身上。打个比方,仓鼠分笼饲养是个常识,可偏偏就有些小公主认为“只养一只仓鼠它很寂寞”,然后养了一对或者好几只,一番搏斗后只存活下来一只,然后小公主又开始哭唧唧,到处去散布“仓鼠很残忍,同类也会自相残杀”的言论。说到底就是没有贯彻科学饲养的方针,把宠物太过拟人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