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家谈进鱼,欣喜如狂之喜上眉梢。老玩家谈进鱼色变,心惊胆颤且如履薄冰。今天就给大家讲下进新鱼为何常交叉感染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鱼在运输途中会一直出现应激状态,也就是鱼一直在极度恐惧状态,生物在这个状态下会关闭体内的免疫系统而体现出超极限的力量和反应速度,但事后则会脱力、体虚、腹泻、肌肉酸痛、毛细血管充血涨裂、体内免疫细胞大量死亡,甚至因视应激程度大小而发生脏器破裂乃至死亡的现象。
就是这样的一条鱼,免疫细胞已近乎死绝所以丝毫无力抵抗细菌入侵的鱼,体内暗伤一大堆甚至会在挣扎中导致体表粘膜(皮肤保护层)已完全脱落的鱼。
这条鱼现在就是一个菌虫的繁殖温床,如果直接把它扔缸里,各类细菌将很快入侵它的体内,快速繁殖出一个个病灶,而鱼开始复苏的免疫系统这时则会帮助病灶存优去劣,“99种对金鱼攻击性弱”的细菌被消灭,为“最后一种对金鱼攻击性强”的细菌获得更多地盘用于繁殖壮大及进化。
这个过程在生物学叫“培菌”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正在培养一种对金鱼攻击性最强的细菌。这种细菌在水体里可能存活力极弱,可能见光就死,可能只能沦为其他某种细菌的食物,但现在它们在这个“活体培养床”上正以几何倍数繁殖扩大。然后以越来越多的数量逸散到水体里,尽管它们绝大部分都死于其他有益菌之手及恶劣的环境,尽管在较少数量时其他金鱼的免疫细胞还能抵抗,但随着它们数量的增多,于是越来越多的金鱼成为它们的温床。这,就是交叉感染的全过程。
治病,要先知病理。过水,需先解鱼情。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哪怕卖家是用无菌水装着健康鱼发过来也一样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所以我们在过水的思路上也应该在原有的套路上加入两个细节进行调整。
1、确保新鱼拥有体表粘膜保护
保证有一周以上的“非施药隔离观察期”,以确保新鱼在运输过程和施药过程中导致脱落的体表保护粘膜,已重新生长出来。避免新鱼被老缸里的原生细菌感染。
2、及时隔离治疗
如果新鱼的健康良好,吃食正常,适应能力也佳,无传染病之虞,则可考虑合缸。如果新鱼状况一直不佳,则必须坚持隔离检疫,用换水,升温,下盐的老三样来进行治疗,直至痊愈才能入缸,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怎样避免观赏鱼合缸交叉感染
避免观赏鱼合缸交叉感染,在新鱼下水之前,需要隔离一段时间,确保新鱼没问题。合并时不能贸然转移,适当需要进行鱼缸的消毒和转水工作。喂食活饵时,则需要做好消毒、解冻、去除危险部位等安全处理。
新鱼入缸之前,先隔离观察15~30天左右。期间,需要做好检疫、杀菌、杀虫等事宜。待观察无问题后,再将新鱼和老鱼合缸饲养。
要合并两种或以上观赏鱼时,不能贸然转移,最好确认观赏鱼健康,且水质良好,适当进行鱼缸的消毒和转水工作之后再合缸。
喂食活饵的时候,需要做好消毒、解冻、去除危险部位等安全处理,以防活饵将病菌带入鱼缸,进而造成观赏鱼感染。
鱼缸添加新鱼怎么处理,新鱼入缸要静养几天
消毒:鱼缸添加新鱼,一定要给鱼儿进行消毒,通常用高锰酸钾浸泡一段时间就可以,以防它将细菌带入缸中。
过温:过温是为了让鱼儿适应水温,因此要将装鱼的袋子放到缸内,等待二者温度趋于一致。
过水:过水需要将缸内的水和袋子里的水进行交换,通常要反复数次才行。
一、鱼缸添加新鱼怎么处理1、消毒:鱼缸想要添加新鱼,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毒。
不是给鱼缸消毒,因为已经养鱼的鱼缸是安全的,但新鱼却不能保证安全,如果携带病菌进入缸内,就会导致交叉感染,使得原缸的鱼儿大批死亡。
所以需要用高锰酸钾浸泡新鱼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入缸。
2、过温:为了让新鱼适应鱼缸的温度,需要让鱼儿进行过温。
过温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装鱼的袋子,从鱼缸的上方慢慢放入,确保底部和缸里的水接触即可,这样水会隔着袋子传递热量,直到二者的温度趋于一致。
3、过水:除了过温外,还要给新鱼过水,也就是交换袋子和鱼缸内的水,这样对缸内的水也能有所适应,不至于受到刺激。
过水通常每10分钟过一次,每次交换五分之一左右,交换完要注意观察鱼儿的情况。
连续交换5-6次后,就可以将袋子拿掉了。
二、新鱼入缸要静养几天新鱼入缸通常要静养三天的时间,但环境不好的话,可能需要一周。
静养期间不要给鱼儿喂食,同时也不能换水,以免再次受到刺激,等到它适应环境,开始活跃后,才能正常进行饲养。
新鱼到家怎么处理?
新鱼入缸,应该做好“过温、过水、消毒”这三个环节:
1、过温:
把买回的鱼去掉最外层包装袋,只留最里层的袋子。将袋子放进鱼缸,利用缸内的水温来调节袋子里的水温,起到袋内与缸内的水温一致,这就是过温环节。通过过温,实现水温一致!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新鱼适应缸内水温,避免水温波动引发白点病。
2、过水:
过温20分钟左右,内外水温基本一致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了,那就是过水。过水的程序是:用小勺子先从袋中舀掉几勺子袋中的水(一般控制在带能总水量的10%),再从原缸水中舀出同等量的水慢慢注入袋中。每间隔10分钟再重覆上述程序一次,一般需要50分钟或更多时间。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新鱼尽快适应缸内水质,避免因水质的不同造成鱼儿不适,从而引发疾病。
3、消毒:
完成过温、过水环节后,用温水将适量的上野黄粉溶解后倒入袋中(根据袋子的大小,一般0.5克黄粉足矣)进行药浴消毒30分钟。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对新鱼进行消毒工作,避免新鱼带菌入缸,给缸内的原有鱼儿造成疾病隐患。
没必要,鱼缸只要冲洗干净就可以放鱼,你是养海水鱼的吗?淡水鱼直接放通常不会出问题
来的时候就有病,那么有两种可能,一个就是买的时候本来就带着病菌,几天后病症就显现出来,我就因为没检疫而死了很多鱼,我养海水的。第2种可能。。就是你鱼缸里之前有过病鱼,水中还有病菌,进多少鱼都会中招。
检疫是最重要的,新鱼要放在检疫缸里检疫两周左右,有病就下药,无病就等待。然后才能放入主缸,不然会很危险。
再给你几条我的心得:如果你养淡水出现白点。升温到30度就可以了,如果是海水鱼,30度正是白点虫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一定要用铜药。海水鱼拿回来后进行淡水浴可以预防细菌染
锦鲤合池以后几天出现交叉感染?
锦鲤合池后出现交叉感染的时间因素有很多,包括鱼的免疫力、水质和饲养管理等。交叉感染的发生通常是在新鲤带来的新种细菌(外因)和锦鲤免疫力低下(内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新旧锦鲤合池后,不同菌群的攻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即出现不适症状。因此,即使在合池后几天没有出现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细菌可能有较长的潜伏期,一星期或一个月后仍有可能爆发
为预防交叉感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新鱼到家后单独饲养3-4周,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杀虫、杀菌处理。
2. 在新鱼入池前,确保旧鱼停食两天,提前进行消毒杀菌、杀虫处理,清洗过滤,换部分新水。
3. 新鱼合池后加千分之5-6的盐,再次进行杀虫、杀菌处理,期间停食,多观察鱼的状态。
4. 合池后至少一星期不要投喂,视鱼体健康、活动情况,可适量开始慢慢投喂。
总之,要重视锦鲤交叉感染问题,做好过水、消毒杀菌、杀虫环节,同时管理好水体,确保鱼池日常的饲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