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试用期工资及拖欠工资解决办法。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工资不少于期满后工资的80%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拖欠工资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也应获得合法权益保障,劳动报酬是应得的回报。
法律分析
一、劳动者试用期工资是多少
“试用期”是伴随着劳动法的出台而出现的。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1、《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法》对此作了具体区分:合同期不满3个月的没有试用期;合同期3个月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超过1个月;合同期1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合同期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
2、《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的工资不少于期满后工资的80%,且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员工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1)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员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劳动者试用期工资是多少?按照法律的规定,一般不少于试用期满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也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践中,劳动者在付出自己的劳动之后,理所应当要从公司取得相应的回报,我们称之为劳动报酬。即使是在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要得到保障的。
结语
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少于期满后工资的80%,且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是为了让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工作岗位,并避免用人单位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可以通过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无论是在试用期还是正式雇佣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应得到保障,劳动报酬是劳动者应得的回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