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掩饰隐瞒是按流水判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6-29 07:40:11
文档

掩饰隐瞒是按流水判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是收益罪的量刑依据,既不是流水也不是收益,是以帮助嫌疑人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量刑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法条的理解。(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的“明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行为人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是明知的。判断是否是“明知”应当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行为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推荐度:
导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是收益罪的量刑依据,既不是流水也不是收益,是以帮助嫌疑人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量刑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法条的理解。(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的“明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行为人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是明知的。判断是否是“明知”应当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行为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是收益罪的量刑依据,既不是流水也不是收益,是以帮助嫌疑人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量刑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法条的理解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的“明知”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行为人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是明知的。判断是否是“明知”应当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行为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4)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

(5)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6)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7)其他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涉及盗窃、抢劫机动车类的案件,具有下列情形的可视为“明知”:

(1)在非法的机动车交易场所和销售单位购买的;

(2)机动车证件手续不全或者明显违反规定的;

(3)机动车发动机号或者车架号有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

(4)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机动车的。或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文档

掩饰隐瞒是按流水判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是收益罪的量刑依据,既不是流水也不是收益,是以帮助嫌疑人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量刑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法条的理解。(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的“明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要求行为人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是明知的。判断是否是“明知”应当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行为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1)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2)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3)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