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投诉途径:可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单位拖欠工资处罚:劳动保障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工资、补偿劳动者,逾期不支付还需加付赔偿金。拖欠工资赔偿标准:包括额外经济补偿金、应得工资、赔偿金(一到五倍)。处理方式:举报至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满仲裁结果可起诉。
法律分析
一、拖欠工资何处可以有效投诉
拖欠工资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但是建议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单位拖欠工资会受到什么处罚
单位拖欠工资会受到的处罚如下:
1.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2.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三、拖欠工资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拖欠工资的赔偿标准如下:
1.支付应得工资报酬的百分之二十五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2.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经济补偿金;
3.支付一到五倍的赔偿金。拖欠工资不给的处理方式如下:
4.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5.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6.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对于拖欠工资的投诉,建议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单位拖欠工资将受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限期支付工资、经济补偿等。拖欠工资的赔偿标准包括额外经济补偿金、应得工资、赔偿金等。如遭遇拖欠工资,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申请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二十五条【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二十二条【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