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投诉及找部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再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拖欠工资违法时间:工资应在30天内结算,超过30天构成拖欠。如遇困难可延期一个月支付,并备案。工资发放应按约定日期,遇节假日提前支付。发薪日期双方约定,只要每月支付一次即合法。
法律分析
一、拖欠工资投诉、拖欠工资找哪个部门
1、拖欠工资投诉、拖欠工资找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该部门责令一定的期限内支付;
2、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3、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3、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4、一般,具体的发薪日期是由双方约定,法律上没有强制性的规定。那么,只要单位每月支付一次就是合法的,至于当月还是上月没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只要你所在单位都按时支付了你的工资,即使是在后一个月发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结语
合理维权,保障劳动者权益。对于拖欠工资的投诉,您可以选择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他们会责令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工资。另外,您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都明确了劳动者的权利和途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但如果用人单位因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可以与工会协商延期支付,并需报备相关部门。根据双方约定,工资发放日期可以灵活安排,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