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需要双方签字盖章。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一个法律行为,其目的是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通常需要双方当事人在合同文本上签字并盖章。签字代表双方对合同内容的认可,而盖章则是证明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合同被篡改或伪造。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除了双方签字盖章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同内容要明确: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关键条款,以避免后续产生争议。
2、双方信息要真实: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等,以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
3、合同期限要合法:劳动合同的期限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超过法定的最长期限。
4、遵守法定程序: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循法定的程序和规定,如提前通知、协商一致等。
劳动合同作为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的重要文件,需要双方签字盖章以确保其法律效力。同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注意合同内容的明确性、信息的真实性、期限的合法性以及遵守法定程序等方面,以保障各自的权益。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就当事人来说,无非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订立合同一般由订立合同的自然人签字或盖上自己的姓名章法人、其他组织订立合同一般是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签名或盖上单位的公章。法人、其他组织应该盖什么章,相关法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现实中,法人、其他组织的公章种类很多,有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行政章及各部门的公章等。一般而言,合同专用章、行政章都能作为合同章,至于财务专用章、各部门的公章的效力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仅仅证明诸如欠款金额(企业之间对帐单)这样的财务方面的问题,那么财务章也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