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物质名称物质名称CAS物类别物类别最大存在最大存在量量(吨吨)用途用途危险性危险性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否为易是否为易燃易爆物燃易爆物质质是否为风是否为风险物质险物质基本应急处置方法基本应急处置方法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埋剂24969-06-00.008医疗用品易燃,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LDXXX(大鼠经口)。是是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过氧乙酸79-21-00.017医疗用品易燃,加热至100即猛烈分解,遇火或受热、受震都可起爆。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LD501540(大鼠经口);1410(兔经皮)。LC50是是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X压自某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本20物质名称物质名称CAS物类别物类别最大存在最大存在量量(吨吨)用途用途危险性危险性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否为易是否为易燃易爆物燃易爆物质质是否为风是否为风险物质险物质基本应急处置方法基本应急处置方法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有强腐蚀性。450(大鼠吸入)。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接触。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在专家指导下清除。医疗废物58.9医疗废物(玻生泄漏时,严禁人员直接接触医疗废物,应当佩戴医用口罩和外套将泄漏出的废物分类移置原有的或者新的容器中。二氧化氯100XXXX0442废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是是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某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本21物质名称物质名称CAS物类别物类别最大存在最大存在量量(吨吨)用途用途危险性危险性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否为易是否为易燃易爆物燃易爆物质质是否为风是否为风险物质险物质基本应急处置方法基本应急处置方法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某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本222.1.5三废产生、处理处置及排放情况三废产生、处理处置及排放情况详见医院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2.2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详见医院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某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范本233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医院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指挥负责人和安全员共同构成医院内的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辖总指挥长,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院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现场处置组、疏散警戒组、信息联络组与救援救护组。医院应急组织体系如下图3.1所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指挥部指挥总指挥:院长副总指挥:主管行政副院长现场指挥:主管行政副院长安全员:军务科科长救援救护组医务处处长现场处置组主管行政副院长疏散警戒组院务处处长信息联络组消防中心主任应急救援指挥部图图3.1医院应急组织体系医院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指挥部是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医院内部领导机构,指导本院系统突发事件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