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个人教学计划
潍坊北海学校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三的第二学期,学生成绩差距较大,而且有不少学生的成绩还很不理想。本学期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仅只有15周,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和第8章投影与视图,以及全面复习。该两章的内容与空间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用平面图形划分空间图形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上一章内容的发展与提高,同时又是后继高中阶段学习空间图形知识的基础。因此,本内容对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初三(二)班和(五)班,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一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但后进面较大,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三班学生总体成绩均衡,有大多数同学学习自觉性较好,但有点自以为是。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努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注重基础训练,顾及多数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教学内容
1、新课:第7章,第8章
学习时间2月24日—3月4日
重点: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和面积的计算
空间观念及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思想的思想培养
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之间的联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图难点: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以及空间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几何体与其投影的关系,几何体的三视图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认识圆锥的主要特征,利用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探索等活动,体验圆锥的侧面与扇形相互转化,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解决的意识。在学习三视图时,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的练习,揭示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2、第一轮复习
复习时间:3月7日—4月22日
复习宗旨:重双基训练,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使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各类基础题,对每个章节进行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复习内容: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图形的变换、视图与投影、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也就是初中的所有学习内容。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3、第二轮复习
复习时间:4月25日—5月31日
复习宗旨: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重点进行专题突破和强化训练。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必须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以此指导我们的升学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教给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做到举一反三,得心应手。
复习内容:开放型问题、探索型问题、阅读理解问题、方案设计与决策问题操作类问题、图表信息类问题和动态几何型问题等,对这些内容进行专题复习,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4、第三轮复习
复习时间:6月1日—中考
复习宗旨: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复习内容: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五、教学活动
1、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觉得这是“新课标”的一大特色,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认真捕捉“生活现象”,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未来的学习,工作将是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学习和工作模式。因此,本学期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原本复杂的知识通过新技术教学直观、简单、系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4、加强复习的系统性。总复习是本期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对初中数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质量。总复习要特别注意教科书的内在联系性,强调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关联,使学生有纲可举,有目可循。
5、抓住复习的重难点。总复习要在普遍撒网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便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6、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分析能力。随着初中知识传授的完结,学生知识系统的初步行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已到了紧要关头,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引导。
六、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七、教学进度和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