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一章总结
1.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
2.常见不等式的基本语言:
㈠若ⅹ>0时,则ⅹ是正数。
㈡若ⅹ<0时,则ⅹ是负数。
㈢若ⅹ≥0时,则ⅹ是非负数。
㈣若ⅹ≤0时,则ⅹ是非正数。
㈤若ⅹ-y>0时,则ⅹ大于y。
㈥若ⅹ-y<0时,则ⅹ小于y。
㈦若ⅹ-y≥0时,则ⅹ不小于y。
㈧若ⅹ-y≤0时,则ⅹ不大于y。
㈨若ⅹ≠y时,则ⅹ不等于y。
3.不等式的分类:
㈠绝对不等式: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不等式都能成立,如3+4≠5等.
㈡条件不等式: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不等式才能成立,如_+6<3只有在_<﹣3时才能成立。㈢矛盾不等式: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不等式都不能成立,如3+4<5等。
4.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
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且c<0,那么ac>bc,且a∕c>b∕c.
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且c<0,,那么ac<bc,且a∕c<b∕c.
5.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联系与区别:区别主要体现在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的式依然成立,而不等式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联系主要体现在等式与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及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时,他们都依然成立。
6.不等式的其他性质:
㈠若a>b,则b<a。
㈡若a>b,且b>c,则a>c。
㈢若a≥b,且b≤a,则a=b。
㈣若㎡≤0,则m=0。
7.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不等式化成_>a或_<a的形式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不等式化成_>a或_<a的形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内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且每一步都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考虑不等式是否改变方向。
8.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㈠要判断某个未知数的值是否是不等式的解,可直接将该值代入不等式的左右两边,看不等式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是,否则不是。
㈡一般地,一个不等式的解不止一个,往往有多个,甚至无数个,例如大于3的数都是_>3的解,但也存在特殊情况,例如∣_∣≤0就只有一个解_=0。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解集。例如:_<4就是2_<8的解集,它表示所有小于4的数的集合,因为所有小于4的数都能使不等式2_<8成立,且不等式2_<8的所有解都小于4。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㈠不等式的解集是由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值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包括不等式的每一个解。
㈡不等式的解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解集中的每一个数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②能够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的数值都在解集中。
㈢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二者的联系: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9.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
㈠用不等式表示.一般地,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其解集是某个范围,这个范围可以用一个的不等式表示出来.例如_+3<6的解集是_<3。
㈡用数轴表示.在数轴上某点处画空心圆圈表示不包括这一点,画实心圆点表示包括这一点,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
10.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时,按如下步骤进行:一画数轴,二定边界(有等号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画空心圆圈),三辨方向(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
11.一元一次不等式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概念:
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12.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两者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1,不等号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由不等号连接,不等号有方向;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由等号连接,等号没有方向。
1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㈠去分母: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得到整式系数的不等式。
㈡去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特别要注意括号外面是负号时,括号里面的各项要改变符号。
㈢移项: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不等号的左边,常数项移到不等号的右边。
㈣合并同内项:将同内项合并。
㈤系数化为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14.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列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是:
㈠审;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量之间的关系。
㈡找;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不等关系。
㈢设;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有时可间接设未知数,设的时候一般要带单位。㈣列;列不等式,把不等关系左右两边的量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㈤解;解所列出的不等式,求出未知数的范围。
㈥答;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符合实际,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