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农业情况汇报
--公司
一、公司基本情况
组织形式。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20__年,位于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XX,下属水产开发公司、公司2家全资子公司和水产良种场、渔业合作社2家成员企业,同时参建安徽省水产引育种中心和居巢区水生动物防疫站。
主导产品。主要从事水产品良种繁育、示范养殖、精深加工和进出口业务,是国内水产行业中拥有全产业链体系的少数企业之一。共分加工类和苗种类产品。加工类产品,主要有:冷冻调理类、火锅料理类、调味品类和风味食品类四大系列100多个单品,其中,小龙虾、鮰鱼片、鳕鱼片等远销美国、欧盟、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鱼丸、鱼豆腐、鱼肠、湖鲜酱、银鱼干、凤尾鱼干、虾米等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苗种类产品,主要有:斑点叉尾鮰、四大家鱼、鳜鱼和黄颡鱼等。
企业资质: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部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安徽省十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全省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追溯制试点企业”;20__年牵头成立“巢湖市渔业协会”并担任会长单位至今,20__年被选为“安徽省XX单位”、“中国渔业协会鮰鱼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拥有“三珍”、“巢三珍”、
“巢白”和“sungem”4个商标,其中“巢三珍”牌鮰鱼片和龙虾仁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安徽省名牌产品”,“巢三珍”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已进行马德里26国注册。“三珍”、“巢白”牌共17个鲜活水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认证。公司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IS0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多年来,不论在美国FDA入关记录上,还是在国内市场满意度调查上,三珍产品都保持非常好的质量口碑,20__年获得“安徽质量奖”荣誉。
基地及农户带动方面:公司20__年起即进行基地标准化建设,20__年,自建的万亩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并拥有1444亩的水产良种繁育场和20万亩的龙虾捕捞、鮰鱼和鲢、鳙鱼网箱养殖基地,通过订单方式带动几万农户从事捕捞、养殖和贩运,户均年增收5200元以上,公司除鳕鱼外,其他所有加工的原料均来自于订单基地和养殖大户。
二、不断加大投入,为科技农业奠定基础
从20__年起,集团陆续将工业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中,同时,通过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金融机构的扶持,已投资近2亿元,实施了6个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占地330亩投资640万元的安徽省水产引育种中心移址新建项目、投资393万元的巢湖市斑点叉尾鮰良种场建设项目、投资400万元的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场、占地1000平米投资约500万元的居巢区水生动物防疫站与三珍检测中心共建项目、占地80亩投资7000万元的水产品加工一期工程项目、占地59亩投资9644万元的水产品加工二期工程项目。近期投资的二
期工程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主要采用国内同类生产厂家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并结合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与公司自主研发技术。鱼糜制品的生产采用三珍自主研发“斑点叉尾鮰鱼骨低温微粒化加工技术”(已完成成果鉴定),该技术生产出的高钙高汤鱼丸,即“利用斑点叉尾鮰鱼骨制备高钙高汤鱼丸的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__1.9)获得发明专利;鮰鱼片生产采用运动放血、低温浸泡和半荷深冷加工工序对鱼肉质量有较大提高,鮰鱼片的剥离和处理采用三珍自主研发的“食品生产中臭氧集中供给消毒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__2.5)及“一种凹形刃口鱼片切刀”(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__2.9)进行精准切片和分步消毒,保证鮰鱼片的洁净、安全。这6个项目的实施为打造渔业产业链、水产品产业升级、跨越式发展以及食品安全保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农业提供支撑
产学研合作:公司先后与上海海大、中农大、浙江大学、安徽农大、江南大学、合肥工大等建立长期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先后与上海海大和中农大共建了食品研发中心。并于20__年起聘请了7名国内水产养殖、加工专家为三珍外部智囊团。他们是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江南大学夏文水、中农大熊善柏、安徽XX、合肥工大陆剑锋、安徽农科院水科所王永杰。
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进行循环水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示范研究(专
题号20__Z_07316-002-04),为实现鮰鱼循环水耦合效益生态种养殖体系产业化模式探索新路。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一定的示范效应,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安徽等内陆区域推广应用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与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承担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巢湖水源保护区物理——生态净化与水质保障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专题号20__Z_07103-005-4),目的是在巢湖水域蓝藻合理去除、利用与转化方面开展研究,产生经济效益,并引导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生态渔业。
与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联合攻关“黄颡鱼规模化繁殖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证书编号:10-719-01)及“斑点叉尾鮰产业提升关健技术研究与应用”(证书编号:11-193-02),;与上海海大进行了淡水冷冻鱼糜的研究与开发及龙虾饲料的研究;与中农大进行了水产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研究、冷链物流技术研发、风味水产品开发,进行了“生鲜调理水产品的冰温气调保鲜技术研究”;与滁州学院进行了“银鱼干常温贮藏保色、保鲜技术”以上均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自主创新:三珍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公司地域及产品优势,养殖方面:开展了网箱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巢湖水域抗风浪网箱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证书编号:07-213-01)并取得技术成果,并获得“一种水下简便固定桩”(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__2._)实用新型专利。加工方面:以
巢湖大宗水产品——巢湖白米虾、凤尾鱼、银鱼和企业自身加工的龙虾仁、鮰鱼片副产品(鱼骨架、碎肉)等为原料,利用三珍自主研发的技术生产高钙鱼糜香辣酱、虾米香辣酱、豆豉凤尾鱼、银鱼脆脆香油辣椒、风味鮰鱼辣子酱、龙虾香辣酱系列湖鲜酱及高钙高汤鱼丸、涮鱼片、泡椒鱼皮等几十个产品。目前己申报受理国家专利20项,获得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外观专利10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6项;20__年《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生态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省科技厅列为科技攻关项目;同年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此次的认定,是对三珍公司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肯定,是提升企业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
四、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科技农业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安徽省“水产跨越工程”,以“公司加农户、契约加服务”为主要经营模式,实施“一个龙头企业,通过订单覆盖一批基地农户,推广一套良种良法,联合一批运销组织”的“四个一”工程,多年来坚持与养殖大户、捕捞大户签订收购合同,尤其是鮰鱼养殖大户,在全国率先推行“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统一技术、统一回购”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和定向收购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持续发展,于20__年底发起成立了渔业合作社,公司为合作社提供了资金、科技、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模式,目前社员大户达
300多户,带动小户几万户,真正实现了合作社、社员和企业“三赢”。
五、发展规划
未来3-5年,公司紧密围绕“产业升级、市场转型、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四大抓手,全面强化产业链建设,一是加大渔业新品种的引进和研发,做优苗种产业,推动安徽渔业养殖的产业升级;二是不断加快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鱼副产品综合利用步伐,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强水产加工产业;三是加强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网络,拓宽营销渠道,做精物流产业;四是进一步发挥渔业合作社作用,提高为社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科技带动广大社员共同致富。力争“十二五”末,建设苗种繁育基地5000亩,水产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物流配送能力20万吨,社员大户达到1000户,带动基地50万亩,带动农户10万户,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品质、品位、品牌是三珍产品和企业文化致胜的基础,创造、创新、创先是三珍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珍爱员工、珍视客户、珍重品牌”是三珍国际化的战略胸怀。我们将继续秉承“祥和奉献、奋进创新、勇争一流、永不自满”的富煌精神,按照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继续以振兴安徽渔业、带动农民致富为已任,继续以工业利润来反哺农业,以工业理念来经营农业,做大做强三珍水产,为实现安徽从水面资源大省向渔业科技强省的跨越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