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整体卫生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按照20__年住建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3456”发展思路和“5432”工作重心,以“讲规矩、促跨越”为工作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建功试验区、勇当排头兵”的主题实践活动精神和“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__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
__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__局人事科科长
__局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__任办公室主任,__、__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6月1日—6月15日):宣传动员,查找问题。积极开辟“创建”宣传专栏,悬挂“创建”标语广告,及时报送“创建”工作动态。
第二阶段(6月16日—8月31日):各单位(科室)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全面开展创卫工作,科学制定创卫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分解任务目标,完善工作资料,细化责任制度,落实工作措施,积极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第二阶段(9月1日—9月30日):此阶段为全市模拟自查阶段,各单位(科室)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针对
发现的问题,采取集中攻坚、专项整治等方法全面整改到位并出具书面整改报告,做好迎检相关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10月1日—12月31日):巩固提高,长效管理。各单位(科室)通过上阶段的集中系统整治,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做好迎检工作。
四、工作内容及责任单位
1、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5平方米。城区街道有花草、有行道树,基本消除裸露地面,有适量的绿化美化景点。(责任单位:__)
2、城市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达95%以上。(责任单位:__)
3、建筑工地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设置的隔离护栏规范,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成清洁,物料堆施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工地管理到位,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施工单位应当对务工人员开展预防接种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责任单位:__)
4、市自来水公司有水质原始检测记录。饮用水源地设立保护标志牌,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无违规设立的排污口或污染源。饮
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6%。(责任单位:__)
5、市政供水、自备供水管理规范,自身检测和卫生监督、监测资料齐全,水质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有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责任单位:__)
6、二次供水设施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少于2次/年),每次有常规检测指标的卫生监测报告,各项水质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二次供水单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资料齐全。(责任单位:__)
7、自来水厂每月进行一次水质分析,出厂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水厂直接从事供水人员(含净水、取样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自来水厂每月向市疾控中心报告监测资料。(责任单位:__)
8、检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转状况、调阅污水处理厂运行原始记录台帐,根据运行台帐核实污水处理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50%。(责任单位:__)
9、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规划、拓宽改造市区所有破损严重、标准低、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的道路和城市出入口。城市主次街道两侧硬覆盖达到100%,支路、巷路硬覆盖达到80%以上。对市区主干道的排水管道、排水井、泵站等
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清淤等工作,确保畅通。(责任单位:__)
五、工作要求
(一)各责任单位(科室)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强化城市建设管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主题,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目标,落实到人。
(二)各责任单位(科室)要实行一把手责任制,责任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抓巩固、防回潮、促落实。
(三)各责任单位(科室)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详尽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案。应做到有宣传、有工作计划,有小结,对突出难点和重点问题,要专题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实施整改。对计划、及工作完成情况,要及时报送我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各责任单位(科室)要提高优化环境的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对擅自脱岗、上岗不作为等违规违纪行为应予严肃查处,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