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6-26 15:26:45
文档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根据卫生部20__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要求,我室制定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当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有可能使保存菌(毒)种等感染性材料的容器发生破裂,而对操作者、环境和后续的抢险清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的处理原则如下:(一)地震在地震区不应建设B上实验室。若发生地震,应根据实验室被破坏的程
推荐度:
导读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根据卫生部20__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要求,我室制定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当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有可能使保存菌(毒)种等感染性材料的容器发生破裂,而对操作者、环境和后续的抢险清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的处理原则如下:(一)地震在地震区不应建设B上实验室。若发生地震,应根据实验室被破坏的程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20__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要求,我室制定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当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有可能使保存菌(毒)种等感染性材料的容器发生破裂,而对操作者、环境和后续的抢险清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的处理原则如下:

(一)地震在地震区不应建设B上实验室。若发生地

震,应根据实验室被破坏的程度进行理。

1.房屋倒塌首先是设立适当范围的封锁区,其次是进行适当范围的消毒,边消毒边清理,最后由专业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实验室边消毒边清理,清理到菌(毒)种保存室。如果菌(毒)种的容器没有破坏,可安全转移到其他安全的实验室存放。如果菌(毒)种的容器已破坏和外溢应立即用可靠的方法进行彻底清毒灭菌。处理现场的人要进行适当的医学观察。

2.实验室轻微损坏可由专业人员按照上述方法处理。

(二)水灾在经常发生水灾或可能发生水灾的地区不应建设

B上实验室。万一发生水灾报警时应停止工作,转移菌(毒)种和相关材料,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消毒。对仪器设备消毒转移并做有关防水处理。水灾过后对实验室应进行消毒清理

维修和试运转、安全参数检测检测验证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火灾实验室平时应加强防火。万一发生火灾,B/p>

以上实验室,首先要考虑实验室人员安全撤离,其次是工作人员在判断火势不会迅速蔓延时,可力所能及地扑灭或控制火情,消防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不得用水灭火。消防部门只管控制火情,以便火灾不会殃及邻居。

(四)停电要迅速启动双路电源或备用电源或自备发电机,

电源转换期间应保护好呼吸道;如时间较短,应屏住呼吸,待正常后恢复正常呼吸;如时间较长,应该加强个人防护,如佩带专用的头盔。

(五)生物安全柜出现正压若生物安全柜出现正压,应被视为

房间有试验因子污染并对实验人员危害较大,应立即关闭安全柜电源,停止工作,缓慢撤出双手离开操作位置,避开从安全柜出来的气流。在保持房间负压和加强个人防护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处理,撤离实验室(见下条款)。

(六)房间正压而安全柜负压应被视为房间轻微污染,此时危

险不大,应停止工作,报告实验室负责人进行检修。

(七)房间和安全柜均为正压若房间和安全柜均为正压,则被

视为发生严重污染,对实验人员和环境威胁较大,应立即关闭实验室和安全柜,停止工作,报告实验室主任。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对房间进行消毒后按下列程序撤出:

1.进入第二缓冲间,进行淋浴或其他消毒,换鞋洗手,喷雾

消毒离开,开门进入半污染区,锁住或封住缓冲间的外门。

2.对半污染区进行消毒,个人消毒后进入第一缓冲间,锁住或封住进入半污染区的门。

3.在第一缓冲间进行消毒净化处理,用肥皂水洗澡,离开实验室,锁住或封住实验室进口,并标明实验室污染。

(八)发生上述特发事件或事故,在妥善处理的同时向科主任口头

报告,科主任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必要时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处理。

(九)事故现场处理后,应及时翔实填写事故处里记录。

(十)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

1、实验过程中,操作台或地面的污染,如菌液溢出,打破细菌平皿等,应立即喷洒消毒液,待消毒液彻底浸泡30分钟后,进行清理。清理后的物品,高压灭菌。

2、实验过程中,如污染物溅落在身体表面,或有割伤、烧伤、

烫伤、感染动物咬伤等情况,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皮肤表面用消毒液清洗,伤口以碘酒酒精消毒,眼睛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事故的情况应报告实验室主任和上级领导。

3、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气溶胶污染,应立即关闭实验室、用消

毒液喷雾和紫外线照射污染的历域,24小时后再进行终未消毒。

4、进行强毒操作后,有疑似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向实验室主任

报告,观察就医。

(十一)处理后科主任应立即向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作出详细汇报。(十二)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应及时对事故做出危险程度评估并提出

下一步的对策。

株洲北雅医院检验科

文档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根据卫生部20__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要求,我室制定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当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有可能使保存菌(毒)种等感染性材料的容器发生破裂,而对操作者、环境和后续的抢险清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等等,针对这些情况的处理原则如下:(一)地震在地震区不应建设B上实验室。若发生地震,应根据实验室被破坏的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