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试
(二) (范围:第6章-第9章总分值:60分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核分人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2O-16a-23Mg-24Al-27Ca-40
一、 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
1.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露天燃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C.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D.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以下盐的用途中,错误的选项是()A.用碳酸钙作补钙剂B.用含亚钠的工业盐制香肠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D.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 粉
3.以下关 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铵溶 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B.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 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a__和Cl-4.以下关 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糖类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B.人体所需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C.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D.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5.化学是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以下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翻开浓盐酸的瓶盖,有白烟冒出B.向盛有氧化铁的试管中参加稀盐酸,溶液变成浅绿色C.向馒头上滴加加碘盐的 水溶液,变蓝色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6.选择以下局部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J2-1A.乙实验在进行操作③时,假设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B.甲实验的三个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且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C.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实验操作①D.甲实验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7.善 归纳知识,有利 提高化学素养。以下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概念中的“不一定〞B.化学与生活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②酸碱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不一定是中和反响①除去铝壶 外表的污迹——用钢丝球擦拭②除去家庭水壶里的水垢——用食醋浸泡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D.化学中常见的“三〞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
3.2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②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8.以下鉴别或除杂操作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aOH溶液B鉴别棉线与羊毛线点燃,闻产生的气味C除去aCl溶液中混有的CaCl2参加过量a2CO3溶液,过滤D鉴别aOH与a2CO3溶 水,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9.有4个盛有100g水的烧杯(如图J2-2甲),t1℃时,向①、②中分别参加20g、30g固体;t2℃时,向③、④中分别参加50 g、60g固体Y,充分溶解。固体、Y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图J2-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B.0~t1℃,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YC.将t2℃时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减少D.四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④10.以下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图J2-3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参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纯碱溶液至过量C.向足量的镁、铝中分别参加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
二、 填空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17分)1
1.(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1)枯 燥的秋冬季节要多吃水果、蔬菜,其主要补充的营养素是。?(2)目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的材料是(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4)以下化肥中①磷矿粉、②硫酸钾、③钾、④尿素,属 复合肥料的是(填序号)。?(5)向鸡蛋清中参加,并微热,能产生黄色沉淀。?1
2.(6分)为探究中和反响放热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实验,答复有关问题。图J2-4(1)实验甲,依据现象证明该反响是放热的。?(2)实验乙,饱和石灰水出现了浑浊现象,其原因是。?(3)图J2-4丙为向10mL10%的aOH溶液中逐滴参加 10%的稀硫酸的溶液温度数据,当滴入mL稀硫酸时,恰好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响,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本实验用10%的aOH溶液而未用aOH固体的理由是。?1
3.(6分)A、B、C、D、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且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类别为氧化物、酸、碱、盐),E物质可以用来改进酸性土壤,它们存在如图J2-5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响(反响条件、局部反响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请答复以下问题。图J2-5(1)E物质的俗名是。?(2)B的化学式为。?(3)请写出C和D反响的化 学方程式?(4)请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
三、 实验与探究题(此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4.(10分)兴趣小组进行课外实验时,意外发现打磨过的铝片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有无色气体产生,而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棕黄色固体析出,为此,他们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探究1无色气体成分小组同学用pH试纸测定氯化铁溶液的pH=2,说明溶液呈性,他们推测该气体为;他们将气体通入肥皂液,产生的气泡漂浮 空气中,且可以引燃产生爆鸣声,从而验证了猜测。产生爆鸣声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2棕黄色固体成分查阅资料①Al3__、Fe3__在溶液中易与水发生反响生成氢 氧化铝(白色)、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②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都溶 稀盐酸,且氢氧化铝还能与aOH溶液反响生成偏铝酸钠(aAlO2)和水。猜测与假设甲同学:棕黄色固体为氢氧化铁。乙同学?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棕黄色固体样品 一支试管中,参加足量的固体_______乙同学猜测正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反思根据以上探究内容,你对课本中“位 前面的金属能把位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这句话有何新的理解?15.(8分)_校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嗅盐〞展开了系列探究。查阅资料①嗅盐是一种由碳酸铵和香料配制而成的药品,给人闻后有刺激作 用;②嗅闻原理是碳酸铵晶体产生的氨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过量嗅闻不利健康;③碳酸铵[(H4)2CO3]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生H
3、 H2O、CO2. 定性初探验证“嗅盐〞的化学性质。进行H4__的验证实验:取适量嗅盐 试管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在试管口放一张,观察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铵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定量再探测定“嗅盐〞中碳酸铵[(H4)2CO3]的质量分数。图J2-6(1)取一定质量样品 试管中,用图J2-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能吸收,反响后装置C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装置C中普通漏斗的作用是 。?(2)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用该套装置测量会导致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
四、 计算题(此题包括1小题,共5分)16.(5分)实验室有化学实验考试后留下的混有少量氯化钠的小苏打样品。现称取样品10g,参加_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0g,至充分反响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95.6g。求:______( 1)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g。?(2)反响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存至0.1%)【参】
1.A
2.B
3.C4.D5.D6.C[解析]量取水体积时,假设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那么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A错误;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在蒸发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飞溅,B错误;粗盐提纯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都需要溶解操作,C正确;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D错误。7.A[解析]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它属 盐;酸碱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不一定是中和反响,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生成盐和水,但不属 中和反响,A正确。铝锅外表有铝的氧化物保护膜,钢丝球擦拭易对其造成损伤,B错误。pH试纸测得的值只能准确到整数,所以不能测得苹果汁的pH为
3.2,C错误。三大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属 金属材料,D错误。8.B[解析]CO2 和HCl气体均能与aOH溶液反响,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那么,A错误;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B正确;CaCl2能与a2CO3溶液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那么,C错误;aOH溶液与a2CO3溶液均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均显红色,不能鉴别,D错误。9.C[解析]Y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t2℃时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会析出晶体使溶质质量减少。10.B[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参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时,氧化钙和盐酸反响生成的氯化钙更多,A错误;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参加纯碱溶液至 过量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响时溶液pH=7,后和氯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响进行过程中,溶液pH不变,当恰好完全反响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B正确;足量的镁和铝跟稀硫酸反响,当消耗相同质量硫酸时,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两斜线应重合,C错误;向混合溶液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先反响的是硫酸,此过程中没有沉淀生成,当硫酸被中和完全之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才会产生沉淀,D错误。1
1.(1)维生素(2)不可再生(3)聚乙烯(4)③(5)浓1
2.(1)烧杯内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响放热,使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局部氢氧化钙固体析出(3)10 2aOH__H2SO4a2SO4__2H2O排除aOH固体溶 水放热的干扰[解析](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响放热,使集气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烧杯内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响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从溶液中析出。(3)由图像可知,当滴入10mL稀硫酸时,溶液温度最高,意味着二者恰好完全反响;aOH固体溶 水也能放热,假设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响,就无法说明中和反响能否放热。1
3.(1)熟石灰(或消石灰)(2)H2SO4(合理即可)(3)2aOH__CO2a2CO3__H2O(4)a2CO3__Ca(OH)22aOH__CaCO3↓(合理即可)[解析]E物质可以用来改进酸性土壤,那么推测E为氢氧化钙。碱能与氧化物、酸和盐反 响,由此可知,D也是碱;结合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推测A、B、C、D分别为碳酸钠、硫酸、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代入检验,符合题意。C和D反响,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响,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aOH__CO2a2CO3__H2O。14.探究1酸氢气2H2__O22H2O猜测与假设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实验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局部减少Al(OH)3__aOHaAlO2__2H2O对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位 前面的金属不一定能把位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解析]探究1氯化铁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酸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吹肥皂泡实验,可知气体是氢气。猜测与假设根据沉淀的颜色推测,棕黄色固体既可以是氢氧化铁,也可以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要验证乙同学猜测成立,即证明有氢氧化铝,根据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的性质不同点,应向棕黄色固体样品中,参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固体是否局部溶解。拓展反思根据本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可知,对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位 前面的金属不一定能把位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15.定性初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H4)2CO3__2aOHa2CO3__2H2O__2H3↑定量再探(1)水和二氧化碳增大稀硫酸吸收了氨气防止液体倒吸入B中(2)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完全吸收[解析]定性初探检验铵根离子方法是取样,参加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假设试纸变蓝色,那么证明含有铵根离子。定量再探(1)碱石灰由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能与水、二 氧化碳反响;氨气与硫酸作用时,导管内压强减小,假设把导管直接伸入稀硫酸中,将产生倒吸现象,使用倒置的漏斗,在压强发生变化时,漏斗内液面会上升、再下降,不会使液体倒流入装置B中。16.(1)8.4(2)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__90g-95.6g=4.4g。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aHCO3__HClaCl__H2O__CO2↑58.5444.4g58.544=4.4g=5.85g反响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g-8.4g__5.85g95.6g100%≈7.8%。答:反响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