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请问判缓刑后还有工资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6-30 02:25:51
文档

请问判缓刑后还有工资吗

判缓刑后是否有工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首先要看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否与你解除了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没有工资。如果没有解除,如果不上岗,则发放最低工资的生活费用。如果上岗,则按正常的工资标准支付。判缓刑后同案犯可以一起吗。判缓刑后同案犯不可以一起。法律规定,对于男性人犯与女性人犯、成年人犯与未成年人犯以及同案犯,应当分别关押。对初犯与累犯,有条件的也应当分别关押。因此判缓刑后,为了防止同案犯有串供、隐瞒其他罪行的情形,不可以在一起。判缓刑后需要办理什么流程。首先,判缓刑主要是根据缓刑适用条件来决定。其次,在认为可能适用缓刑的前提下,在判决缓刑前,应当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对拟判缓刑人员调查评估。
推荐度:
导读判缓刑后是否有工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首先要看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否与你解除了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没有工资。如果没有解除,如果不上岗,则发放最低工资的生活费用。如果上岗,则按正常的工资标准支付。判缓刑后同案犯可以一起吗。判缓刑后同案犯不可以一起。法律规定,对于男性人犯与女性人犯、成年人犯与未成年人犯以及同案犯,应当分别关押。对初犯与累犯,有条件的也应当分别关押。因此判缓刑后,为了防止同案犯有串供、隐瞒其他罪行的情形,不可以在一起。判缓刑后需要办理什么流程。首先,判缓刑主要是根据缓刑适用条件来决定。其次,在认为可能适用缓刑的前提下,在判决缓刑前,应当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对拟判缓刑人员调查评估。


判缓刑后是否有工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要看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否与你解除了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没有工资。如果没有解除,如果不上岗,则发放最低工资的生活费用。如果上岗,则按正常的工资标准支付。

判缓刑后同案犯可以一起吗

判缓刑后同案犯不可以一起。法律规定,对于男性人犯与女性人犯、成年人犯与未成年人犯以及同案犯,应当分别关押。对初犯与累犯,有条件的也应当分别关押。因此判缓刑后,为了防止同案犯有串供、隐瞒其他罪行的情形,不可以在一起。

判缓刑后需要办理什么流程

首先,判缓刑主要是根据缓刑适用条件来决定。

其次,在认为可能适用缓刑的前提下,在判决缓刑前,应当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对拟判缓刑人员调查评估。

再次,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

最后,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文档

请问判缓刑后还有工资吗

判缓刑后是否有工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首先要看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否与你解除了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没有工资。如果没有解除,如果不上岗,则发放最低工资的生活费用。如果上岗,则按正常的工资标准支付。判缓刑后同案犯可以一起吗。判缓刑后同案犯不可以一起。法律规定,对于男性人犯与女性人犯、成年人犯与未成年人犯以及同案犯,应当分别关押。对初犯与累犯,有条件的也应当分别关押。因此判缓刑后,为了防止同案犯有串供、隐瞒其他罪行的情形,不可以在一起。判缓刑后需要办理什么流程。首先,判缓刑主要是根据缓刑适用条件来决定。其次,在认为可能适用缓刑的前提下,在判决缓刑前,应当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对拟判缓刑人员调查评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