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时,对方拒绝执行,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但需保留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的区别在于主体、依据和执行和解的存在与否。行政强制执行由行政机关进行,依据行政处理决定;民事强制执行由司法机关进行,依据判决、裁定或调解等法律文书;行政强制执行无执行和解,而民事强制执行可以执行和解。
法律分析
一、强制执行,对方还是拒绝执行怎么办
1、强制执行,对方还是拒绝执行人民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合法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应当作出裁定。
二、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的区别是:
1、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在一般情况下为人民或有权的行政机关,民事强制执行是司法机关;
2、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是行政处理决定,民事强制执行的依据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调解等法律文书;
3、行政强制执行不存在执行和解,民事强制执行则可以执行和解。
结语
无论是强制执行还是行政强制执行,当对方拒绝执行时,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必须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对于行政强制执行和民事强制执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依据和执行和解等方面。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一般为人民或有权的行政机关,依据是行政处理决定;而民事强制执行的主体是司法机关,依据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调解等法律文书。此外,行政强制执行一般不存在执行和解,而民事强制执行可以进行和解。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