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刑法对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哪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6-29 17:27:25
文档

刑法对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哪些?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公民个人信息具有法律保护价值,非法手段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情节严重且影响恶劣。恶意获取公民信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法律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法律分析;一、《刑法》对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哪些。
推荐度:
导读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公民个人信息具有法律保护价值,非法手段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情节严重且影响恶劣。恶意获取公民信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法律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法律分析;一、《刑法》对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哪些。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公民个人信息具有法律保护价值,非法手段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情节严重且影响恶劣。恶意获取公民信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法律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

法律分析

一、《刑法》对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哪些?

确实出现了以非法手段侵犯他人信息的行为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哪些?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犯罪的行为,恶意获取公民信息这种行为将会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比较大的负面的影响,因此我国的法律中将会依照不同程度的涉案情节以及造成后果的恶劣影响不同的,视为违法的犯罪行为。

结语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刑法》,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的定罪标准是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立案标准包括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非法手段的认定以及情节严重的认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是必要的,但刑罚应根据具体情况适用,不是所有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和其他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二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文档

刑法对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哪些?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公民个人信息具有法律保护价值,非法手段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情节严重且影响恶劣。恶意获取公民信息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法律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法律分析;一、《刑法》对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哪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