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受2万元贿赂的处罚规定:受贿金额5千-5万元,1-7年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7-10年有期徒刑;受贿金额5千-1万元,如有悔改和退赃表现,可减轻刑罚或免于刑事处罚,由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法律分析
有关收2万元贿赂的处罚,相关规定如下: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矛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拓展延伸
贿赂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贿赂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严重。根据我国刑法,收受贿赂的行为属于受贿罪,如果数额较大,可能面临刑事追究,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对于贿赂行为的应对措施,首先应当加强法律意识,明确贿赂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其次,建立健全反贪腐机制,加强监督和打击贿赂行为。此外,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贿赂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司法公正,确保贿赂行为受到严肃的法律制裁。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贿赂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结语
贿赂行为严重违法,法律对其有明确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可能面临1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7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然而,如果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在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情况下,可以减轻处罚或免于刑事处罚,而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于贿赂行为,我们应加强法律意识,建立反贪腐机制,加强教育宣传,同时确保司法公正,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