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责任追究及刑事诉讼程序简介。破坏交通工具罪,若未造成严重后果,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阶段。立案审查材料,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侦查调查犯罪事实,采取强制措施;起诉有公诉和自诉两种形式;审判是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执行是实施判决和裁定的活动。刑事执行主体为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法律分析
一、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1、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
二、刑事诉讼程序是什么
1、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2、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3、
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侦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起诉有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执行则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将受到严厉追究和惩罚。对于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引发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阶段,其中立案审查犯罪事实、侦查调查、起诉公诉或自诉、审判裁判以及执行判决都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刑事执行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证据第七十五条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侦查第十二节侦查终结第二百九十二条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记录在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在起诉意见书末页注明。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侦查第八节鉴定第二百五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提出申请,以及办案部门或者侦查人员对鉴定意见有疑义的,可以将鉴定意见送交其他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提出意见。必要时,询问鉴定人并制作笔录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