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原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13 12:10:19
文档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原则

我国实行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针在司法制度中的具体反映,是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科学总结,它反对刑讯逼供、轻信口供和主观臆断等不良做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它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2、严禁刑讯逼供;
推荐度:
导读我国实行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针在司法制度中的具体反映,是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科学总结,它反对刑讯逼供、轻信口供和主观臆断等不良做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它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2、严禁刑讯逼供;


我国实行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针在司法制度中的具体反映,是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科学总结,它反对刑讯逼供、轻信口供和主观臆断等不良做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它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严禁刑讯逼供

《刑事诉讼法》第43条对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做出了禁止性规定,要求证据在来源上必须符合法律程序,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或者其他证据,违背了证据的合法性特征,因而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作为单项的证据,一经查证属于非法收集,即使有其他证据印证,仍不能参与比对审查,从而绝对地推出诉讼活动。

3、一切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任何证据都不能自我证明属实,必须借助其他客观事实来鉴别、印证。

证据材料有真有假,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未经查证属实以前还只是材料而不是证据,更不能用作定案的根据。《刑事诉讼法》废除了过去法官单方审查判断证据的做法,规定对证据的审查必须在庭审中进行,由主审官指导控、辨双方当事人进行相互辨证、认证,最终由主审法官和合议庭认定证据的证明效力。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必须经过当庭质证;未经过当庭质证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质证应当是由控、辨双方对每一项可能用作证据的材料进行认真的质证,而不是流于形式。即使是法官根据申请而调取的新证据,也必须经过双方质证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一、共同犯罪只有口供可否定罪

不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文档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原则

我国实行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针在司法制度中的具体反映,是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科学总结,它反对刑讯逼供、轻信口供和主观臆断等不良做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它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2、严禁刑讯逼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