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公司不发放年终奖金是不合法的,但职工不满足发放条件则合法。奖金是单位福利之一,发放标准需遵循单位制度。解除劳动合同前可协商,解除时单位应一次性支付工资。
法律分析
辞职后,公司不发放年终奖金是不合法的。但是职工不满足发放奖金条件,用人单位不发合法。奖金属于单位的福利之一,具体的发放标准要根据单位的相关制度,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可以进行协商,在解除时单位应一次性付清工资。
拓展延伸
离职后年终奖金索赔的法律依据和程序
离职后年终奖金的索赔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进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离职时有权要求支付尚未发放的年终奖金。首先,员工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公司规章制度等,以证明自己有权获得年终奖金。然后,员工可以通过与雇主协商解决争议,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或仲裁。在申诉或仲裁过程中,员工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最后,根据仲裁结果,雇主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年终奖金给员工。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法律依据和程序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的劳动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指导。
结语
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定,离职后公司应支付尚未发放的年终奖金。员工可以通过收集证据并与雇主协商解决争议,如协商不成功,可向劳动仲裁机构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或仲裁。在申诉或仲裁过程中,员工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最终,根据仲裁结果,雇主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年终奖金给员工。具体法律依据和程序因地区而异,请咨询当地劳动法律专业人士获取准确指导。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