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不支付抚养费可能面临强制执行和司法拘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责任。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查询负责人的财产状况。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人可能被司法拘留,严重者涉嫌犯罪。离婚后两周岁以下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
法律分析
因抚养费不给,坐牢的可能性不大。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抚养是法定的义务,因为是法定义务所以很多人也担心不支付抚养费不会被判刑。负有履行抚养费给付义务的一方不给付抚养费,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持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胜诉之后,如果给付义务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给付义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拒不申请财产状况的、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会被司法拘留。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情节严重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拓展延伸
不支付抚养费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不支付抚养费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多种法律后果。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未支付抚养费可能会导致被申请人被法院判决为违约行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其次,被申请人可能面临强制执行措施,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财产等,以保障抚养费的支付。此外,法院还可以采取拘留、罚款等措施来强制执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在严重情况下,不支付抚养费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被判处刑罚,如拘役或有期徒刑。因此,不支付抚养费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建议当事人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履行抚养费的支付义务。
结语
未支付抚养费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能导致多种法律后果。法院可判定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强制执行措施包括冻结账户、查封财产等,确保抚养费支付。不支付抚养费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面临拘役或有期徒刑。建议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履行抚养费支付义务。保障子女权益,维护法律秩序,是每位父母应尽的法定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