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全部来源或主要来源的以年为单位的工作时间。目前只有在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作才能够完整计算工龄,而私企则只能从缴纳社保的方式来统计工龄。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本企业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国务院1978年6月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将“本企业工龄”改叫为“连续工龄”。
法律分析
目前,只有在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作才能够完整计算工龄,而私企则只能从缴纳社保的方式来统计工龄。
严格来说,92年前的工作年限才叫工龄,92年后的都称为缴费年限,社保可以提供你社保的缴纳证明,但如果是92年前的工龄,需要去你档案保管的地方开具。
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以前,连续工龄又称为“本企业工龄”。1987年以后它的范围不限于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而是包括职工在各个单位按规定应计入的全部工作时间。)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若没有可以合并的情况,连续工龄就是本企业工龄。国务院1978年6月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将“本企业工龄”改叫为“连续工龄”。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的"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全部来源或主要来源的以年为单位的工作时间,工龄是我国职工退休的一个条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资计算的内容之一
例:武汉某高校2001年毕业生,毕业后在公安厅户政中心工作,属聘用员工。但该单位当时在市人才服务中心为所有聘用员工办了人事代理。工作两年后,该毕业生考取了公务员,当他的档案调走时,工龄、档案工资已从2001年计算,那么他到新单位的工资级别比同年毕业没有办理人事代理手续的同学档案工资要高两个级别。
结语
工龄是衡量职工工作时间的重要指标,只有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作才能够完整计算工龄,而私企只能从缴纳社保的方式来统计工龄。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其中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应包括本企业工龄;本企业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工龄是职工退休的一个条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资计算的内容之一。
法律依据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2011-01-08) 第四十五条 政府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二)建立和完善职工的待业保险制度,使职工在待业期间能够得到一定数量和一定期限的待业保险金,保证其基本生活;
(三)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保险制度。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2016-02-06) 第二十五条 职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集体企业内享有下列权利:
(一)企业各级管理职务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监督企业各项活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
(三)参加劳动并享受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医疗保健和休息、休假的权利;
(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按照国家规定评定业务技术职称;
(五)辞职;
(六)享受退休养老待遇;
(七)其他权利。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2011-01-08) 第二十六条 企业职工有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对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提出批评和控告的权利。
企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评议、监督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