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举报将被受理,即使没有证据支持。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只要原告是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法院必须受理。对于没有证据的事实和诉讼请求,只要对方当事人认可,法院也可支持。对于收到的匿名举报,被举报人应仔细检查问题是否存在,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信访接待人要明确职责,做好登记和保密工作。匿名举报指举报人不署真实姓名或使用化名,但仍属于受理范围。
法律分析
没有证据的匿名举报也会受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只要原告是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就必须受理。对于一方当事人没有证据支持的事实和诉讼请求,只要对方当事人认可,法院就可以支持。
一般收到匿名举报的处理方法是:
1、如果为被举报人,根据对方举报的内容仔细检查自身被举报的问题是否存在;
2、如果对方举报情况属实,被举报人存在侵权、违规违纪、扰民和其他问题,建议及时更改;
3、如果对方举报的不属实,可不予理会或向有关调查人员说明情况;
4、如果是信访接待人,明确职责,不管是不是匿名信访举报;
5、做好信访登记,对来访举报的时间、举报内容、举报对象等信息进行记录备案;
6、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并协助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理;
7、处理过程中,注意做好投诉人信息保密工作;
8、如果举报人留有联系方式的,调查处理过后建议像举报人回访。
匿名举报是指举报人在举报时,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如有的举报人在举报信中不写自己真实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和地址,而只是写上“部分党员”、“部分职工”、“部分群众”或“正义”、“发威”等化名;有的举报人在拨打举报电话时,也使用一些无法与其联系的化名或假名,这些都属于匿名举报。
结语
匿名举报,虽然没有提供具体证据,但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只要原告是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法院就必须受理。对于没有证据支持的事实和诉讼请求,只要对方当事人认可,法院也可以支持。对于收到的匿名举报,我们应仔细核实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我们应做好信访登记和信息保密工作,确保举报人的权益。如果举报属实,被举报人应及时更改,如果不属实,可不予理会或向相关调查人员说明情况。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协助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