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应遵循法律原则,违反法律规定或采取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应合法成立,劳动者需具备劳动权利和行为能力。年满16周岁、初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人具有签订劳动合同资格。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合法部分。法律授权部门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被胁迫、欺诈利诱订立的合同无效。
法律分析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原则。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
作为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作为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凡年满16周岁,初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均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但目前有少数企业,非依法成立,或者其活动内容违法,本身就该取缔,它们作为合同主体的一方是非法的,合同自然无效,而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日起就没有法律效力。当然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应由法律授权部门确认,即只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有权确认。
但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合法部分有效。如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一年,则该条款违反了《劳动法》的禁止性规范而无效,不影响其余合法部分有效。
“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的酌情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因此,被胁迫、欺诈利诱、订立的劳动合同本身就是无效合同。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的无效性及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的无效性及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即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违反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等。当劳动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可能涉及解除合同、支付经济补偿、承担违约责任等。为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合法性,雇主和劳动者应了解劳动合同的无效性及相关法律规定,并遵守法律的规定,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性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失去法律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属于无效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应遵循合法原则,双方必须具备合法资格。对于无效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为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合法性,雇主和劳动者应了解劳动合同的无效性及相关法律规定,并遵守法律,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