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否同意转学籍取决于具体情况。
学生转学籍是否得到学校的同意,通常取决于是否存在正当理由。正当理由包括:
1、学生回户籍所在地上学;
2、学生跟随父母到父母务工地上学;
3、其他合理的情况。
如果学校不放学籍,家长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在转学申请提交后,学籍也会被转出。但若转学无正当理由,学校和教育局有权拒绝办理。如果学校不放学籍,家长应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要求出具学籍。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会协助处理学籍问题。
转学籍的影响:
1、学业进度:转学籍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进度,需要重新适应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2、社交关系:学生需要在新学校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原有的朋友圈可能会受到影响;
3、资格认证:部分学校或专业的学分可能不被新学校认可,影响学生的毕业资格;
4、奖学金资格:转学后,学生可能需要重新申请奖学金,原有的奖学金资格可能不再适用;
5、心理适应:转学生可能会面临心理适应问题,包括适应新环境的压力和对未知的担忧。
综上所述,学生转学籍是否获得学校同意主要基于是否有正当理由,如回户籍地上学、随父母迁移等,若学校拒绝且无合理依据,家长可向教育主管部门求助,而教育局通常会介入协助解决学籍转移问题。
【法律依据】: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六条
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籍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查重。学籍管理实行“籍随人走”。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外,学校不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残疾程度较重、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由承担送教上门的学校建立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