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职工的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工资比例发放,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0%。供养亲属抚恤金总和不得超过职工生前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死亡,近亲属享受相应待遇。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满期后死亡,近亲属可享受相应待遇。
法律分析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拓展延伸
工伤死亡赔偿计算标准及程序解析
工伤死亡赔偿计算标准及程序解析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伤导致的死亡案件进行赔偿金额的计算和赔偿程序的解析。根据不同的情况,如工伤程度、工资收入等,赔偿金额会有所不同。通常包括医疗费、丧葬费、抚养费等方面的赔偿。赔偿程序包括申请、调查、评估、决定和支付等环节。了解工伤死亡赔偿计算标准及程序解析,有助于父母了解自己的权益,保障合法权益的得到。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以确保赔偿计算和程序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以满足亲属的生活需求。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同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请注意,供养亲属的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工伤保险第四十二条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四十五条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职业病伤残等级的鉴定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