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满十四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或由政府收容教养。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也就不会被判刑。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时,法律既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又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有所不同。一方面,法律会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刑事判决,如拘留、监禁或其他刑罚。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法律也会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教育、康复、社区服务、心理辅导等,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这样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的制度是为了平衡对未成年人的惩罚和关爱,以期达到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安全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的目标。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时,法律既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又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也就不会被判刑。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并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样的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的制度旨在平衡对未成年人的惩罚和关爱,以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安全和帮助未成年人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