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不构成犯罪,但可能涉及高利转贷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国家规定,高利贷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36%属于高利贷,这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放高利贷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套取金融机构资金贷给他人。民间借贷中,高利贷仅违反利率规定,不构成犯罪。
法律分析
高利贷信用是最古老的信用形态,是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一种信用关系。高利贷本身不构成犯罪,但严重的可能涉及高利转贷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国家规定,收取的利息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36%就属于高利贷,并且这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一、放高利贷是犯罪吗
1、放高利贷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放高利贷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应予立案追诉。放贷者如果触犯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处非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所得。
二、高利贷利率是怎么规定的
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4倍则不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由上文可知,放高利贷涉嫌犯罪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比如说套取金融机构的资金贷给他人。在民间借贷中,高利贷仅仅是利息的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
结语
高利贷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态,通过收取高额利息来贷放货币或实物。尽管高利贷本身不构成犯罪,但严重情况下可能涉及高利转贷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国家规定,高利贷指利息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36%,这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借贷中,高利贷仅仅是利息的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七条 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四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