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学生受伤赔偿方面的主旨是:学校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但需要根据学校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来确定。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数额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确定。学校可以通过证明自身没有过错来免除赔偿责任。学生受伤的具体情况将影响赔偿数额的确定。
法律分析
一、小孩子在学校受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1、孩子在学校受伤赔偿,法律没有规定具体赔偿标准,适用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
其赔偿的项目一般涉及以下内容: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其中误工费没有,因为学生不存在工作的问题)当然如果出现精神损害,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医疗费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二、学校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
1、学校归责原则之过错推定原则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确立了对象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案件的过错推定原则,加重校方的举证责任,有利于促使校方更好的履行教育、保护和管理职责,切实维护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
3、学校归责原则之过错责任原则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
当承担责任。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对象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校园伤害事故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并强调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过错要件为“未尽到
教育、管理职责”,即要求受到校园伤害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举证证明学校未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未充分履行其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具体来说,需要就学
校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保护、疏于控制监督四个方面提出证据,加以证明。
并非所有的学生在学校受伤之后,学校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通常情形下,只要学校能够举证自己对学生受伤这个事实并不存在过错,那么就可以不赔偿。而对于学校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形,具体的赔偿数额可以结合学生的受伤情况确定。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学校中受伤的学生,赔偿标准适用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学校的责任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推定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校方需要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才能免除赔偿责任。对于学校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赔偿数额将根据学生的受伤情况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三十七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定期进行必要的演练。
未成年人在校内、园内或者本校、本园组织的校外、园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学校、幼儿园应当立即救护,妥善处理,及时通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条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