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是预防租房纠纷的关键。租赁合同应详细约定房屋信息、租赁期限、押金与租金支付方式等。承租人转租需房东同意,否则房东可解除合同,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法律规定,承租人经房东同意可转租给第三人,否则出租人可解除合同。未经同意转租的租赁行为无效,可处罚款。在租房时要了解清楚是否为转租房屋,否则可能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房屋租赁市场有关房子转租的现象很多,因此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那么到底该如何预防租房纠纷的出现呢?在此提醒大家,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定要签合同。在签租赁合同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采用书面合同。对房屋所处地理位置、房屋面积、数量、用途、租赁期限、押金及租金的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详细约定。根据法律规定,租赁期限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合同。
(二)承租人转租,应当经过房东同意。
未经房东同意,房东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要求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次承租人对房屋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转租是有相关法律法规可以
参考的,我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
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另外,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四百八十五条也规定,“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征得出租人同意,可以将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出租人可以从转租中获得收益。”第四百九十条第三款规定,“未征得出租人同意和未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擅自转租房屋的,其租赁行为无效,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罚款。
很多二房东在将房屋转租出去的时候,并未告知承租人该房屋是转租房屋。那么此后要是发生了纠纷,原房东要求承租人腾房的话,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由于责任转租在现实中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各位在租房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否则的话对自己的利益会造成伤害。
结语
租房纠纷频繁发生,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我们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明确约定租赁物的各项细节,包括地理位置、面积、数量、用途、租期、押金和租金支付方式等。承租人若要转租,必须经过房东同意。未经同意转租的,房东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责任,次承租人应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转租给第三人,未经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解除合同。在租房过程中,要了解清楚是否为转租房屋,否则可能承担法律风险,损害自身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章租赁合同第七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电子商务经营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十一条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消费者申请退还押金,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章融资租赁合同第七百四十条出卖人违反向承租人交付标的物的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可以拒绝受领出卖人向其交付的标的物:
(一)标的物严重不符合约定;
(二)未按照约定交付标的物,经承租人或者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
承租人拒绝受领标的物的,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