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律效力的要素及合同诉讼期限:合同具备签约能力、对价或约因、合法内容、符合规定形式、真实意思表示。合同诉讼期限为三年,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已签订的合同可以修改,需双方协商一致且符合法律规定,不损害他人利益。
法律分析
一、怎么看一个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
看一个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
3.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5.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诉讼期限是多久
合同诉讼期限是三年,开始计算的时间是从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借款合同自权利遭受损害之日起二十年内都没有起诉的,法院不予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已签订的合同可以修改吗
已签订的合同可以修改。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变更的可以变更,变更后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也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第五百五十六条规定,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债权转让、债务转移的有关规定。
结语
合同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签约能力、对价或约因、合法内容、合规形式和真实意思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具备相应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合同诉讼期限为三年,计算起始时间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已签订的合同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协商一致进行修改,但修改后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且不损害他人利益。若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则推定为未变更。合同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时适用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