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营业执照的最新规定是在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格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规定。
其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照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
没有营业执照的工商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一律不许开业,不得刻制公章、签订合同、注册商标、刊登广告,银行不予开立帐户。
二、营业执照怎么贷款
1、借款人向贷款机构提出申请,提交贷款所需的资料;
2、贷款机构审核借款人所提交的申请,对借款人进行贷款前调查。若有抵押物(质押物)做抵押(质押)的。找专业的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质押物)进行价值评估;
3、资料审核通过,双方就贷款事宜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
4、签订借贷合同;
5、借款人办理抵押(质押)登记等手续,手续办理完毕,贷款机构发放贷款。
三、关于营业执照的最新规定
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开始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即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结语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给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经营活动的凭证。它包含了企业的基本信息和经营范围等重要内容。贷款时,借款人需向贷款机构提交相关资料,经过审核和评估后签订借贷合同,最终完成贷款发放。最新规定中,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为一证,且引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四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四条 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规定;本节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规定。
本法所称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修订):第八章 权益保护 第五十条 国家保护中小企业及其出资人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小企业财产及其合法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五章 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 第二节 企业改制 第四十条 企业改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或者由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
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改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作出决定或者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作出指示前,应当将改制方案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