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报或谎报安全事故构成犯罪,会被判刑,刑期在三年以下或拘役,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有负有报告职责的人才可能构成犯罪,无报告职责者不会被判刑。
法律分析
会。
瞒报安全生产事故,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是会被判刑的。
判刑幅度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该犯罪的主体只是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如果本身就没有报告职责,是不会构成犯罪,更不会被判刑的。
拓展延伸
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法律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瞒报安全生产事故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多项法律后果。首先,瞒报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虚假诉讼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其次,瞒报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涉及到安全生产责任,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执照等。此外,瞒报还可能引发社会舆论压力和声誉损失,对企业形象和信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及时、真实地报告是企业应尽的法律责任,以避免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结语
瞒报安全生产事故的法律后果严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瞒报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同时,还可能面临安全生产法的行政处罚和声誉损失等后果。因此,企业应当及时、真实地报告安全生产事故,承担起合法责任,以避免进一步的法律风险和负面影响。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