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合同且未发放工资的情况下,可以前往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有欠条的也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在无合同且未发放工资的情况下,您可以前往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我国劳动法规定,即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合法工资。用人单位是应当发放劳动者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与饭店解除劳动关系,要求饭店支付拖欠工资与赔偿金等;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劳动者有欠条的,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指南:无合同工资纠纷解决全攻略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用人单位会拖欠或低于法定标准支付工资,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劳动监察部门提供了相应的投诉指南,帮助劳动者依法维权。
根据指南,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无合同工资纠纷。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应提供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劳动合同等,以便劳动监察部门对纠纷进行调查处理。如纠纷经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劳动者还需提交仲裁裁决书等法律文书。
对于无合同工资纠纷的解决,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需支付2倍工资。同时,《劳动法》也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进行了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按拖欠的工资总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加收拖欠工资的滞纳金。
因此,对于无合同工资纠纷,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拖欠的工资。如用人单位拒不改正,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在无合同且未发放工资的情况下,可以前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有欠条的也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一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三十条【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