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执行程序严格,需经多级审查。除最高直接判决外,其他需报最高核准。原审应在7日内执行。罪犯可提出会见亲属申请。未满18岁或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满75岁者一般不适用,但特别残忍手段致死除外。各高级有权核准缓期执行,无需上报。
法律分析
死刑立即执行不一定是当天执行。如果是中级人民判处死刑的,还要等待高级人民的审查和最高人民的复核,最高人民核准后,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原审应当在收到该命令7日内执行死刑。死刑的执行比其他的刑罚要严格得多。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可以准许。死刑立即执行除由最高人民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核准,对于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各高级人民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
死刑适用对象的:
1、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拓展延伸
审判日程安排:死刑执行是否遵循当天判决原则?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判决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核准,并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后方可执行。因此,死刑执行并不一定遵循当天判决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死刑执行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包括上诉、复核等程序,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些程序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死刑执行的时间可能会延后。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紧急情况或特殊犯罪案件,可能会优先进行死刑执行。总之,死刑执行的时间安排是根据法律程序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
结语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判决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核准,并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后方可执行。因此,死刑执行并不一定遵循当天判决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死刑执行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包括上诉、复核等程序,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些程序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死刑执行的时间可能会延后。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紧急情况或特殊犯罪案件,可能会优先进行死刑执行。总之,死刑执行的时间安排是根据法律程序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判决或者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