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考核的阶段,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试用期的时长也有所限制,同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法律分析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劳动合同期限满三个月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拓展延伸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是根据劳动法规定而设立的一段时间,用于雇主和员工之间相互了解、适应和评估。根据中国劳动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试用期内,雇主有权对员工进行工作表现和能力的评估,而员工也有机会了解公司文化和工作环境。同时,双方应遵守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雇主不得滥用试用期,员工也应尽职尽责。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前,双方需明确试用期的具体安排、薪资待遇、福利等事项,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在试用期结束后,双方可以继续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或者根据双方协商决定是否终止合同。
结语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的长度与劳动合同期限有关,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试用期内,雇主和员工可以相互了解、适应和评估,同时需遵守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试用期的安排、薪资待遇、福利等事项,并在试用期结束后决定是否继续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