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合同时,见证人必须是无利益关系人,且合同内容必须真实且合法,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要件。缺少任何一个要件,合同都不能生效。如果需要见证人签字,必须找一个与双方当事人无利害关系的人,最好找律师或做公证。
法律分析
合同是否需要见证方?答案是肯定的。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找一个无利益关系人作为见证人。这样,见证人才能客观地证明双方当事人是否符合签署合同的条件,以及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最好找律师或做公证。
二、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什么要件
(一)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二)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三)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四)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成为见证方的条件有什么
实在需要见证人签字的话,也不能随便找一个人,必须得找一个“无利害关系人”,就是与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签订的合同内容也和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最好找律师或是做公证。
结语
合同见证方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与当事人无利益关系、客观证明双方当事人符合签署合同的条件以及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同时,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成为见证方时,也不能随便找人,必须找一个“无利害关系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12-29) 第二十三条 买受人未按照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约定偿还贷款,但是已经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并与担保权人办理了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抵押权人请求买受人偿还贷款或者就抵押的房屋优先受偿的,不应当追加出卖人为当事人,但出卖人提供保证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2021-12-24) 第七十二条 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12-29) 第二十四条 本解释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后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发生的纠纷案件,本解释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审、二审阶段的,适用本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后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发生的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发生的商品房买卖行为,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