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转发谣言一般无需担责,但可责令删除信息。主观故意编造或传播谣言者将根据后果和社会危害受到法律处罚。治安处罚可拘留并罚款,刑事处罚可判有期徒刑。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被害人可向法院告诉,如提供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法律分析
一、不知情转发谣言怎么处罚
不知情误将谣言转发的,一般是无需担责。
网络传谣一般的处理是具体案件具体分析,而且要看网络传谣个案所带来的后果和社会危害来具体定性的:
1、如果说是不知情,非主观故意而误将谣言转发的,公安机关不予追究其责任,但可责令其删除转发的不实信息。
2、如果主观故意在网上编造或转发谣言的,则将根据具体案件所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危害来进行依法处理。例如此前编造取暖费下调的不实信息,造成了社会影响,但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将根据情节和后果予以行政罚款或行政拘留的处罚。
传播谣言的处罚具体有以下几种:
1、治安处罚。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根据治安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刑事处罚。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警情、灾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结语
谨慎使用网络,避免传播谣言。对于不知情误转发谣言的情况,一般无需承担责任。但对于故意编造或传播谣言的行为,根据后果和社会危害的严重程度,将依法进行处理,包括行政罚款或行政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在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时,被害人可向法院寻求帮助,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因此,我们应当谨慎使用网络,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