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统计局公示了上年度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情况,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以及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另外,文章还介绍了陕西省计算误工费的方式,根据受害人是否有固定收入和从事的行业不同,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
法律分析
一、陕西省统计局公示数据:
1、上年度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6元;
2、上年度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2431元;
3、上年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4元;
4、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766元;
5、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094元;
6、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0996元;
7、上年度城镇私营单位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年/人):
(1)农、林、牧、渔业36864元
(2)采矿业63971元
(3)制造业55981元
(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0758元
(5)建筑业51848元
(6)批发和零售业46055元
(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9338元
(8)住宿和餐饮业39982元
(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2255元
(10)金融业43035元
(11)房地产业52014元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1084元
(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4031元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8888元
(1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9139元
(16)教育47711元
(17)卫生和社会工作57778元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4631元
二、陕西省误工费计算方式:
误工天数:门诊:医治时间+医嘱休息时间(门诊1次按照误工1天计算)
住院:住院时间+出院后医嘱休息时间(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计算至定残前一天)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因误工实际减少的收入
2.受害人无固定收入,且从事农业生产的
误工费=上一年度陕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元/年)÷365(天)×误工时间(天)
3.受害人无固定收入,其他情形的
误工费=上一年度陕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元/年)÷365(天)×误工时间(天)
结语
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公示数据,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均有所增长。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较农村居民高。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也有所提高。根据陕西省误工费计算方式,受害人的误工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计算。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误工费等于实际减少的收入。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根据从事的行业或农业生产,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上是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公示数据和误工费计算方式进行的简要总结。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二条 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