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将根据双方情况判决最有利于子女的抚养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给付和定期给付/以物折抵。支付标准一般为固定收入的30%。
法律分析
一、在我国夫妻离婚可以要抚养费的吗
1、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
二、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在抚养费的数目确定后,涉及到一个如何履行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2、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规定的是有支付的参考标准,但是并没有统一的数额,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不一样,给孩子抚养费的时候,是需要参考双方的实际负担能力,和孩子成长的实际需求等,一般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支付标准是固定收入的30%。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协议不成时,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时,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抚养费的支付方式通常有一次性给付和定期给付以及以物折抵等方式。具体支付数额需参考双方的实际负担能力和孩子的实际需求等因素。以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二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五条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章家庭暴力的处置第二十一条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