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工商户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个体工商户被视为个体经济组织,与雇员之间形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如果个体户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可能面临支付高额赔偿金的风险。一些个体户不签合同的原因包括节省成本、避免购买保险和规避工伤赔偿等。
法律分析
一、个体工商户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吗?
《劳动法》第2条第1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规定,《劳动法》第2条中的“个体经济组织”,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中个体经济组织的用法。《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由此可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属于个体经济组织的范畴。双方形成是劳动关系,他们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
二、个体户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1、《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三、个体户不签合同的原因何在?
1、一些用人单位为节省开支,在频繁增加劳动者的工作量的情况下,为避免员工索要加班费等,也会不跟员工签订合同。
2、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是应该给劳动者购买相应的保险,比如说五险一金。一些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自然也不会给员工购买保险。
3、工伤赔偿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这部分费用,往往不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结语
个体工商户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属于个体经济组织,与雇佣的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应适用劳动法相关规定。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个体工商户将面临法律风险,包括被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支付额外工资等。一些个体工商户可能因为节省开支、避免购买保险或逃避工伤赔偿等原因而不签订劳动合同。然而,这样的做法将违反劳动法规定,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因此,建议个体工商户按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