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履行合同有效,只要合同内容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背公序良俗、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和行为。解除合同后,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违约方责任,但需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法律分析
不可抗力履行合同有效的,只要合同内容是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背公序良俗、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即可。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解除的条件有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行为。
一、不可抗力履行合同有效吗
不可抗力履行合同有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解除的条件
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我国法律认为,自然灾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当然,对作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其具体范围将随着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避免能力和克服能力的不断提高而逐渐缩小。
2.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发布新的法律和行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为一种不可抗力。
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定的合同不能履行。而一般的社会、罢工等则应归人意外事件领域,主要由情势变更原则进行调整。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解除时,除需存在不可抗力外,还需具备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要件。合同目的主要指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经济目的,即通过合同这种法律手段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当上述不可抗力的出现使订立合同的目的落空时,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解除合同。
三、不可抗力解除合同后果
对于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且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结语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解除是有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只要合同内容是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违反公序良俗、并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就可以被认定为有效。不可抗力的条件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和行为。当合同无法实现目的时,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后,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但需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在销售房屋时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以上信息作虚假宣传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修正):第三章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三节 建筑节能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县级以上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气象事业纳入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县级以上地方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
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