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适用于以下情况:1)劳动者被解雇、除名、辞退或自愿离职引发争议;2)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引发争议;3)劳动合同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引发争议等。
法律分析
当事人可以申请进行劳动仲裁的情形包括:
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争议的;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争议的;
3、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等。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程序及申请条件是什么?
劳动仲裁程序及申请条件是指在劳动纠纷发生时,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满足一定的条件,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进行仲裁的规定。一般来说,劳动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调解、仲裁庭审和裁决等环节。申请条件包括劳动争议的主体资格、劳动争议的性质和金额、争议解决的时效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申请人必须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机构管辖范围,申请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并满足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仲裁程序及申请条件的明确,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实现。
结语
劳动仲裁程序及申请条件的明确,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实现。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劳动仲裁,包括劳动争议的开除、工资、合同等方面的纠纷。在申请时,需满足劳动争议的主体资格、性质和金额等条件,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通过劳动仲裁程序,可以实现对劳动纠纷的公正仲裁,为当事人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