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若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计算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
法律分析
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开始工作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具体签订时间一般应在劳动者入职前的合理期限内,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注意事项包括:1.遵守法定签订期限,避免延迟签订导致法律风险;2.合同内容应明确规定工作职责、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关键条款;3.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确认;4.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的权益;5.特殊情况下,应及时补充签订补充协议以保障双方权益。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的合规性和明确性对于双方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并关注相关注意事项。
结语
合规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入职前的合理期限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合同内容应明确规定工作职责、薪酬待遇等关键条款,并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确认。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不得限制劳动者权益。在特殊情况下,及时补充签订补充协议以保障双方权益。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关注注意事项,确保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的合规性和明确性。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