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提出抗诉怎么处理
1、向人民提出抗诉的,接受抗诉的人民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
2、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再审的除外: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调查收集,人民未调查收集的;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二、民事诉讼中抗诉程序是怎样的
(一)抗诉的提出
抗诉的提出是指哪一级别的人民对哪一级别的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哪一级别的人民提出的抗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对各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对下级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对同级人民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得直接提出抗诉,只能提请上级人民提出抗诉。
(二)抗诉的方式
抗诉的方式是指人民对人民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采取的方式。
1、人民决定对人民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抗诉书是人民对人民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法律文书,也是人民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对抗诉案件再行审理的法律文书。抗诉书中应载明:提出抗诉的人民和接受抗诉的人民;抗诉案件的原审对案件的编号及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抗诉的事实和理由;提出抗诉的时间。有证据的,人民向人民提交抗诉书的同时,可以向人民提供证据,或者提供证据来源。
2、人民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应当再审,即只要人民提出抗诉,人民就应当直接进行再审,并不需要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3、人民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有权对人民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具体的监督方式主要是人民对人民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认为确有错误,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提请人民进行再审,即通过抗诉行使检察监督权。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提出抗诉的,接受抗诉的人民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如果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情形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再审。 该内容由 郑纪盈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