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安置房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明确安置房的性质,确保五证齐全;其次要办理公证手续,以保证交易的合法性;此外,合同的内容也要明确。安置房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害之日起计算。农民安置房买卖协议应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权利与义务、房屋情况、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当事人可以参考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来订立合同。
法律分析
一、安置房购买时注意什么问题
安置房购买时注意的问题如下:
1.明确安置房的性质。
对于安置房的买卖,一定要查明五证是否齐全。一般来说对已经竣工的安置房可以查询其五证,或到房地产交易中心查询房屋的产权资料等。不同类型的拆迁安置房,交易双方承担的交易风险有所不同。第一类动拆迁安置房,由于交易时间长,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往往买家需要承担极大的法律风险。
2.办理公证手续。
办理公证手续,是对于买卖安置房的一种保证,以免日收出现纠纷。如果是购买还没定位的安置房风险就更大,买卖双方虽然可以知道房屋大致的坐落位置,但无法确定建好后安置房的具体结构、朝向、小区环境等,办理过户等手续时间也会更长。因此在购买此类房产时,签订一份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买卖合同就显得至关重要。
3.合同的内容要明确。
二、安置房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安置房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农民安置房买卖协议该怎么写
农民安置房买卖协议该在协议中写明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以及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房屋的基本情况、房屋内部设施设备、付款的方式以及期限、双方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及解决方式等。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结语
购买安置房需注意:明确房屋性质、办理公证手续、明确合同内容。安置房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农民安置房买卖协议应包括双方基本信息、权利义务、房屋情况、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可参照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保障商品房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