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满意,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
法律分析
如果当事人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满意,他们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
2、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3、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
律师补充:
1、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申请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
2、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3、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人民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法律依据】
《商标法》
第四十四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四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商标局做出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
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人民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拓展延伸
商标复审是指在商标注册申请提交后,申请人对商标的使用和权利提出异议,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已注册商标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程序。复审程序对于商标的正确注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复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提出复审申请:在商标复审申请期限内,申请人应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商标符合复审条件。
2. 复审申请的审查:商标评审委员会在收到复审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满足复审条件。
3. 复审听证:对于复审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还会在审查合格后组织申请人参加复审听证会,听取其关于复审申请的意见和解释。
4. 复审结果的公布:复审结果公布后,商标评审委员会将依法作出是否予以核准复审申请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5. 复审决定书的领取:复审结果公布后,申请人应在规定期限内领取复审决定书。
6. 复审决定书的执行:通过复审的商标将被核准注册,申请人应按照核准结果办理相关手续,领取商标注册证书。
在商标复审过程中,申请人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当事人对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时,可以通过复审或起诉来寻求法律支持。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而商标评审委员会则应在9个月内做出决定。如果当事人对复审决定不服,则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对于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当事人也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七条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